-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第五章 金银铸币的演变
教学目的:中国货币发展史上,金银铸币一直占重要地位,金银铸币的演变体现由称量货币向计枚货币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内容:1.中国最早的金银货币;2.汉唐的金银币;3.清末民国初期的银元制度;4.清末铜元的产生和崩溃。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金银铸币
一、概述古金银铸币
中国货币,自古以来除铜钱沿用几千年外,黄金和白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并与铜钱相辅而行。在距今三四千前的商代,金银已经被人的用作货币。如出土的殷商青铜器就有鎏金和错金;还有凹凸花币金叶出土。太史公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管子·国蓄篇》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史记·平准书》称“古者皮币,诸候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币),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这表明在春秋时期,已经用金银作货币。西周初期,太公望为周成王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到战国,黄金使用更为普遍。《管子》:“黄金刀布,民之通货也”。在先秦诸子的记载中,都有使用黄金货币的记录,这说明先秦流治者之间,举凡朝贡、赏赐、馈赠、游说诸侯、国际交往、大宗支付和对外扩张、债务清偿等方面,普遍使用黄金。
古代用黄金作货币,是一种称量货币形式。有两个单位,一是斤,一斤等于十六两。一是论“镒”,合二十两。战国时两单位通用。秦统一度量衡专用镒,汉改为斤,魏晋以后用两做单位。
二、最早的金铸币——郢爰卢金
根据近几十年出土文物的考证,至迟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已经铸成一定形状的金铸币。楚国铸成六印或圆印块状的金铸币。
楚国盛产黄金,很早就使用黄金称量货币,且在上层统治者中广泛流通的重要货币。楚金版,或叫印文金。即在一块扁平的不规则形金块上打印文字,形成若干小方块。是将文字打印在泥范上,然后浇注而成,所以排列整齐,深浅均匀,字口清晰。楚金版上打印最多的铭文是“郢爰”。
这些古老的金币,成色极佳,含量大多在96%以上。完整的金版重约250克许,相当于当时的一斤,使用时按需要分割成小块,然后用天平称量支付,属于称量货币体系。
楚金版的流通地区很广,以安徽寿县、凤台为中心。东至海、西至陕西、南到湖南、北到山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这些地方多次出土,而且数量比较多。
卢金。1979年8月在安徽寿县东津公社出土。所有4个整块,近方形,正面钤若干“卢金”’小圆印。
钣金,又称金饼、圜金。也是金币的一种,北方诸国的圆金,也是当时流通的铸币。1972年陕西咸阳发现圆形钤印的陈爰8枚,含金量为95—96%,重230—265克。1982年在盱胎出土无印饼金25块,共重7663.4克,其中10块作圆饼状。且在上面刻有重量文字和数码符号。这些金饼的基本形制和使用方法,同汉代通用的金饼大体相近,但汉代马蹄金大。可见,楚国饼金的铸造至迟始于战国时期。
中国使用银铸币时间也是较早的。在《嘉祐杂志》上载有王公和学士宴沂州,得银刀一件,上有齐太公吉等九字。这说明西周初期齐大公望时,已有沂州银刀,为当时的月布币之一。
1974年在原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4枚。这是首次发现的最早的银质仿铸贝币。经过考古鉴定,确属战国时期的遗物,为楚国的货币。
1974年8月,河南扶沟县古城村出土18块银布币。其中空首布1件,平首布17件。这也是春秋时期楚国货币。(该银布货币形制可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货币》)这样,中国银铸币的最早铸币时间又提前到春秋时期。也是说,距今2809年前,中国不仅流通金铸币也使用了银铸币。
第二节 汉唐的金银币
一、汉代黄金的盛行与衰落
汉代黄金的流通经历了从西汉的盛行到东汉的骤然衰落过程。黄金单位由“镒”改为斤。一约等于现在的250克左右。黄金的形式有几种:
麟趾金。传说为神兽麒麟之趾形状所铸。正面呈圆形,或不甚规则而近似圆形。背面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似圆足兽蹄。
马蹄金。正面为椭圆形,背面中空,形如马蹄。
饼金。为圆形饼状,正背面皆实而不空,有如干柿饼,所以宋人俗称为“柿子金”,出土数量最多。
金五铢。1980年8月陕西咸阳出土,径2.6cm,重9克,西汉遗物。这是使用金银铸币的一大突破。
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盛行黄金这一现象并不能完全与当时社会财富的增长情形以及交换的发展水平机械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一般说来,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普通贫民生活困苦,对黄金的需求很少,这便于封建政府和少数贵族、官僚收掠黄金,集中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只在上层统治阶级集团中作为赏赐馈赠用品,而非上下广泛通行的货币,这就很容易给人的一种金光缤纷的假象。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旱蝗为灾,百姓饥荒,黄金一斤,只能买到小米一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