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手册Manuel-2017国际学生自制船模大赛-高雄海洋科技大学.PDF

大会手册Manuel-2017国际学生自制船模大赛-高雄海洋科技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会手册Manuel-2017国际学生自制船模大赛-高雄海洋科技大学

2017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ntest on Handmade Shipmodels 大會手冊 Manuel A 組/ 直線競速組 Division A, Straight Racing 南區初賽:岡山高中 6/03(六) 中區初賽:嘉義高工 6/04(日 ) 北區初賽/決賽: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6/10 (六) 主辦單位: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科技部 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 公司 科普活動計畫 補助 前言 以學生為主體的船模比賽是一個由1988 年至今歷史悠久的科普活動。國立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自 2006 年起開始主辦全國學生自製船模大 賽,至 2017 年已邁入連續第十二屆。本比賽之目的在鼓勵學生結合流體力學、 造船、結構、機械、控制、系統工程等學科知識,以自行設計與製作的模型船參 賽,培養學生動手實作、科技整合及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能力。本校主辦以來曾舉 辦過的競賽組別如下:高中、職以下學生參賽之「一般非遙控船組」(現更名為 「直線競速組」)、「現場製作組」、「太陽能船組」;大專校院暨研究所學生參賽之 「水翼船組」、「太陽能船組」、「飛翼船組」、「水面自動船舶組」及「水下載具組」; 也曾提供業餘愛好船舶之人士交流展示。 船模大賽十 二年來已累積許多的經驗與珍貴科普資訊,曾在賽前舉辦「船舶 科技工作坊」及技術演講,推廣船舶基礎知識及實作經驗。船模大賽的官方網站 (.tw/ ),提供比賽資訊及主辦單位與參賽者互動討論,亦是自2009 年以來比賽資料的重要統整處。2017 年的船模大賽,除了維持高中、職之「直 線競速組」外,更有提供大專、研究所學生參加,著重整體設計的「整合型設計 與製作組」、以推動潛艇技術為目標的「水下載具組」以及結合通訊科技的「水 面自動船舶組」,並鼓勵參賽同學撰寫設計書及簡報設計理念,增強技術表達與 溝通之能力。 「直線競速組」希望鼓勵學生認識基礎船舶科學,採非遙控船競速方式比賽。 由過去舉辦之十 一屆比賽觀來,可看到參賽者從蒐集資料到原型船的產生,均較 有完整的規劃,比賽水準也有進步。自 2011 年起加長航距至40 公尺,並將航向 穩定性列入決賽之成績。「整合型設計與製作組」則是將之前的太陽能船、綠能 船主題擴大,整合船舶與海洋工程需求之概念,鼓勵參賽者設計新一代的先進海 洋工程載具。本組不限定船模型式及規格,希望各參賽隊伍發揮創意及規劃能力, 設計符合海洋使用的海洋載具,必須製作模型並於比賽時進行技術說明與性能 展示,評審將依整體表現評選給獎。呼應 近來物聯網(IoT)技術的發展,也鼓勵參 賽者整合進設計概念之中。 「任務挑戰組」自2006開辦,以水下載具執行水下任務為目標。本項目技 術難度高,須結合造船、機電、控制等主軸,特別鼓勵跨院系之學生組隊,學習 團隊合作及培養科技整合之能力。今年項目包含下潛上浮及水中定深定位、三度 空間航行之基本任務,及水下取物、探測等。2011 年起要求載具必須線控及視 訊,操作者必須經由視訊螢幕操控水下載具,此任務設計已達到國際級水下載具 比賽要求。為響應國內潛艦自製課題,2015 年起規定以改變載具密度方式達成 下潛與上浮動作。因近年水下通訊技術大幅發展, 2017 年放寬亦可採用無線控 制。 2 「水面自動船舶組」為2011 年新增項目,為跨通信、控制領域,整合型的 科技競賽。初期採用開放的技術規範,由參賽者自行決定追蹤或避障技術 ;後續 改採紅外線技術,水面船舶須自主由起點追蹤紅外線信號,連續通過光電門駛達 終點。2017 年將使用衛星導航方式完成自動航行的目的,但由於適當的開放水 域較為難尋,今年先以陸上行舟的概念來完成自動航行。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本 比 賽是以船為出發點,所以所有操控模式必須盡量趨近於日後可以用於模型船上, 因此參賽隊伍必須能向評審說明各種操控與船的關聯性,使用車輛來模擬船的 推進與轉向,系統設計以之後可以直接移到船的推進系統使用為目標;太多模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