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介绍景点.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 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 1928 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 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今天的清华大学 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 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 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按照参观顺序,景点介绍如下: 综合体育馆: 综合体育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沿主楼中轴线上,与东大操场围合成一个体育中心 区。综合体育馆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比赛场 地最大55m×35m 。座席由固定座席和活动座席组成共5000 座,设有主席台和裁判席,一 层设有运动员训练房、贵客室等辅助房。比赛大厅结构上采用110 m 跨度钢筋混凝土大拱, 悬挂轻型屋面,体现体育建筑的力量美。两拱之间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平时 的训练及教学。综体荣获2003 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建筑设计二等奖、2004 年度 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二校门: 二校门位于清华主干道之一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 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 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 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 年。1933 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 新的大门(今日的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春夏秋冬,年年岁 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 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文化大革命中,二校门曾被摧毁,后恢复重建。 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本是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909 年6 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1909 至1911 年,游美学务处先后选派了三 批直接留美生,共180 人,其中有梅贻琦、张子高、赵元任、胡适、张彭春、庄俊等。清 华学堂带着浓郁的德国古典风格,在工字厅东边落成,清朝军机大臣那桐为之手书匾额。 1911 年4 月29 号,学堂里传来第一阵读书声,清华的历史从此发端。按照美国方式,清 华校庆安排在每年4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1911 年2 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 馆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后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但 办学方针依然照搬美国。清华学校还是一个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到这里来,主要是念 英文,然后念一些欧美的文化,学生在校学习8 年,毕业后公费送美留学,进美国大学一 年级或二年级。1925 年,清华设立了新制大学部,开始招收大学一年级学生,并创建了国 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1928 年8 月,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这一时期的清华学子有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金岳霖、 吴宓、叶企孙、周培元、张钰哲、闻一多、潘光旦、马寅初、杨廷宝、梁思成、顾毓琇、贺 麟、王力等。 大礼堂: 大礼堂与老图书馆、西体育馆和科学馆,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 模建筑。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 平方米,高44 米。大礼 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 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 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是清华的集会中心。大礼堂是清华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 在三十年代是支持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的大礼堂派学生集会之地。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 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科学馆: 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 科学馆、体育馆)之一。科学馆始建于1917 年4 月,落成于1919 年9 月。由公顺记(Kung Sung Kee )承建,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H. K. Murphy) 设计。科学馆主体为三层建筑,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