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态破坏6的知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生态破坏 一、生态破坏的概念 生态破坏是非污染性的,是指由于人为的干扰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当是外界压力和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忍耐力或“阈值”,导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 (一)植被破坏 植被的概念: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的泛称。 植被的作用:(1)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或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用物质材料;(2)植被还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空气和水源的净化者;(3)植被在人类环境中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森林破坏 森林的生态价值: 第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强大的生产力。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复杂和稳定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是天然生态系统中最高的。 第二,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消减污染。森林是巨大的二氧化碳吸收库,可大量放出氧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调控器。林木还能吸收大气中有毒的二氧化硫(SO2),对氟化氢(HF)气体污染也有一定的抑制和净化作用。 第三,森林可有效地保持水土。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的20%左右,大大削弱雨滴的冲击力,减轻地表侵蚀,只要地面长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裸地的25%以下,泥砂减少到裸地7%以下。林地土壤的渗透力极强,一场暴雨可被森林完全吸收。 第四,森林可以防风固沙。林带可以削弱风力,降低风速,防止表土扬起,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第五,森林可以降低噪音,美化环境,改善水质。 (1)世界森林逐渐减少 森林曾经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45%,总面积为60×108 hm2,到19世纪初55×108 hm2,1985年41.7×108hm2。据1990年FAO的调查,世界森林面积为43×108 hm2,约占陆地面积的32%,其中热带雨林约为17亿公顷,占40%。在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每年减少1690×104 hm2。 世界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 第一,森林灾害严重是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森林火灾频繁发生,造成大量森林被毁。印度尼西亚和巴西两国,1997年的森林大火就焚毁了至少500万公顷的森林。其中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火灾数量比1996年上升了50%以上。除此之外,巴布亚新几内亚、哥伦比亚、秘鲁、法国、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也都因森林火灾而损失惨重。 第二,不断扩大农耕地面积是导致20世纪以来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拉丁美洲和亚洲制定了庞大的发展计划,其中涉及移民、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兴建等,这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进入21世纪后,由于扩大粮食生产的压力增大,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近撒哈拉地区的非洲和拉美国家,把一些林地转变为农耕地,因为这些地区要想满足食物需求,其它可供选择的途径非常有限。 第三,林产品需求不断加大。世界工业用材的年需求量不断增加,北美与欧洲的需求量仍将占世界的56%,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不断加大对森林的采伐,扩大林产品出口,这也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另外,林产品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原因。世界林产品产量中绝大部分仍为原木等初级林产品,其产量几乎占世界林产品出口量的一半,而高附加值的林产品产量比例偏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森林资源的消耗量。 第四,炊事薪柴的使用。目前全球2/5的家庭能源的主要来源就是薪材,并且其需求量正以每年1.2%的速度在增长。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薪材产量和消费量的90%,而且在不断增长。据估计,世界木材总产量的一半被当做薪材烧掉了。 基于以上原因,森林的砍伐速度大大超过其生长速度。目前,欧洲大部分、亚洲北部、美洲西北部和美国东部等地区的天然林均已基本消失,现有森林多属树种单纯的次生林或人工林。只有俄罗斯得天独厚,其远东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和难以通行,保存了世界针叶林的一半,其中2/3为原始林。 (2)中国林地情况: 建国初期林地面积1.25×108 hm2森林覆盖率13%。2000年,中国森林面积已达1.64×108 hm2,占世界森林资源总量的3.99%,超过澳大利亚, 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五。 原始森林破坏严重,树种单一。 森林覆盖率 1949年 现在 ? 长白山林区 82.5% 14.2% ? 西双版纳地区 60% 30% ? 四川省全省 川西地区 20% 40% 12.5% 14.1% 上世纪70 年代末 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我国政府和人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991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2.863×108hm2,森林覆盖率为13.4%(《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