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I第一专题第二单元第二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 郑淇 一、教学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初步学会物质检验的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内容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组成成分包括Cl-、NH4+、SO42-的检验方法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第一专题——“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设计是以“物质”为中心展开的,从物质的分类、变化到物质的处理(分离、提纯及检验)再到物质的微观结构,让学生对“物质”的整体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常见物质的检验作为本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研究之后,而又在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前,旨在落实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化学学科的特征所在。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又是渗透探究实验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载体,是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开端。 所以本课在模块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常见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对Cl-、NH4+、SO42-的检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基本了解探究性教学的环节和操作模式,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前一节内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为本课的学习和理解奠定了基础。 虽然为新高一的学生,但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整和磨合,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化学学习,而且学生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了解离子检验的大致步骤,但对离子检验的严密性要求一知半解。探究实验中,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环节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焰色反应中,对于钠、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现象观察存在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Cl-、NH4+ 、SO42-、Na+ 、K+的检验方法 (2)了解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3)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现象为基础,归纳物质检验的特征依据 (2)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常见物质的检验 (3)通过改进的焰色反应实验装置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严密性养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2)通过焰色反应的实验现象体会化学实验的乐趣 (3)从生活中的化学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Cl-、NH4+、 SO42-、Na+ 、K+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钠、钾元素焰色反应的现象观察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化学必修I教材、笔记本 2.教师教学准备:搜集相关新闻、图片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具有多媒体设备的实验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实验仪器用品:西湖味精、梅花味精、试管、胶头滴管、碱性土壤的模拟浸出液、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镊子、试管夹、酒精灯、五彩蜡烛、火柴、传统焰色反应装置若干套、改进焰色实验装置等 实验试剂: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水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甲醇、工业酒精、金属钠、钾、铜、锶等的氯化物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新 课 引 入 1.食品安全、化学扫盲 教师讲述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引导学生回忆食品安全中遇到的化学物质。 2.真假商品、巧妙辨别 怎样辨别蛋白质奶粉中掺杂了廉价的淀粉? 如何辨别新买的毛线是羊毛纺成的? 3.辨别的启示 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物质检验的特征依据: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产物的物理性质。 教师讲述:特殊气味包括烧焦羽毛味、刺激性气味、臭鸡蛋气味等;特殊颜色包括物质本身的颜色和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1.回忆食品安全中的化学名词。 2.提供辨别方案: 奶粉溶液加碘单质的水溶液是否变蓝;燃烧是否有烧焦羽毛味。 3.归纳总结: 特殊气味、特殊颜色等;产生气泡、产生沉淀等其他特征现象。 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设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寓教于乐,在化学服务生活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物质检验的特征依据。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探究 氯离子的检验 1.介绍信息提示(多媒体展示信息) 味精酱油里潜伏“隐形盐”,摄入过量易导致高血压。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日食盐不应超过6克,超出易导致高血压。专家表示,生活中含钠的食品有许多,平时吃的味精和酱油里都含有“盐”,这部分盐称为“隐形盐”,通常不在每人每日6克食盐量的计算之内。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