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有机碳肥对养分平衡作用 1.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 有机碳肥对养分平衡作用 1

有机碳肥对养分平衡的作用初探 -----试析植物营养的碳短板缺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 向习以为常的现象提问 1、有机肥肥效慢,施用量大,一定对吗? 2、经典植物营养理论中,碳营养的认识和技术有无短板? 3、现代平衡施肥理论与实践有无碳平衡位? 4、依据有效碳(水溶)概念,有机肥发酵技术是否需要重新考虑? 一、植物营养中碳的认识缺位 C H O、N P K 、Ca Mg S 、Fe Mn B Zn Mo 大中微肥中唯缺C(仅有气肥于棚),大田肥料C长期缺位。 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缺碳) 二、碳短板严重制约作物养分平衡 1、碳短板的认识缺位 木桶原理---碳缺位。 概念空白—方向不明 ,能够做而未想到 2、充分认识碳营养的重要性,提供C架,制造各类营养物质→生理调节、抗逆信号物质 、生物刺激剂 3、碳短板的表现: ⑴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下降,有效碳低,化肥“胃口大” ⑵产量低,质量(营养%耐贮性,口感)低 ⑶抗逆性低(病虫害、热、冻、涝、旱) 三、补碳的2个途径及技术要点 1、两途径 ⑴气态、无机、CO2 ⑵液态、固态、有机C: 2、有机(速溶)碳的制造技术 明确概念有机质≠有机肥≠有机碳营养(速溶) ⑴福建绿洲广东杰士原料发酵液(酒精、味精、酵母)有效碳较高,再加工活化(降解小分子) ⑵内蒙安奇乐原料:中药渣等生物质,逆反应至小分子即停,不进行至CO2 +H2O ⑶山西美邦原料:风化煤 生产技术要点 1 原料:常规 2 发酵:好氧—厌氧,少翻堆,10d内完成熟化 技术目标的再思考 —功能优势(肥效快,用量少)的新提升 有机质主要转化为水溶C,而非气态CO2 李瑞波,吴少全 2011 生物腐殖酸肥料生产与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绿洲生物腐植酸发酵技术突破了传统有机肥发酵框架,两种发酵比较: 内蒙安奇乐有机C全营养技术 非生物(化学)降解结果 水溶性 约100% 有机碳损失 ≤1% 黄腐酸高达 50—75% ⑷有机碳肥--常规有机肥的比较 常规有机肥、有效(速溶碳)低 1% 有机碳肥、有效(速溶碳)高90% 有机碳肥优于无机CO2--光能 跳过光合作用, 从有机碳开始, 从头开始CO2 +H2O —→有机碳 抗逆性强:明显改变低温阴雨天死苗、发病 新概念--新技术产品—新效果(高效、大补短板) 四 功能优势 肥效“奇”高 大幅度增效 1 有机—无机配合 补平碳短板(未有意识) (5-10%FA)量小而效高, 施用5-10公斤,可增产20-70%. 调控土壤微生态 施肥防病不用药 土传病害/连作障碍 无药可治 施肥可防 产量翻倍 3 活化-促释P、K、Mg 绿洲 液态碳肥(水溶有机活性液) “液态碳肥”(水溶有机活性液)产品。 绿洲毛豆的田间试验结果(四都镇后港村) 说明:毛豆基肥方案如下:CK施黑马牌化肥(16-16-16)每亩30KG,其余各组除与CK同施外,底肥加施:A——生物有机肥200KG/亩;B ——天佳10KG/亩;C——有机肥200KG/亩,中途追施黑马牌化肥(16-16-16)每亩25KG,各组相同。 小结--思考与探索 1、有机肥作用再认识:肥效慢(快)、调节化肥(碳平衡)缓急相济、改土(微生物调控) 2、有机肥发酵再认识:是氮磷钾研发有效化(有机碳有效化) 3、平衡施肥短板再认识 氮磷钾--?补碳 (四两拨千斤) 4、有机营养与无机平衡 C/N 有机营养 九九归一以碳(简)驭繁 有机C营养缺乏的瓶颈—机遇/使命及前景 土壤--高强度复种,长期过量使用化肥,有机质(有机C营养)耗竭严重, 作物--养分严重失衡(C短板),抗性降低,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 有机C营养的认识/技术开发—学术意义/实用价值 30年来的不平衡严重 N水平大升 C水平降 认识-- 机遇/使命 调控生态 施(C)肥防病 通过施肥调控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实现扶正抑邪,从而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非杀菌,绿色植保) 堆肥(增强对病菌生态压力, 非专一杀伤力) 数学模拟与土壤环境评价(病情预报) Y=f(土壤、病菌、作物、季节、肥料) Y:多样性指数变化模型 防病 应用新技术参数 开拓新生态防病技术途径 天气预报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