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十信高级中学九十五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卷
一、單選題 (50題 每題2分 共100分) 科目代碼:1
1、( A ) 洪醒夫〈散戲〉一文中多次應用「剛暗下來的天色」這樣的景色描寫,作者以夕陽餘暉所象徵的意涵,與下列何者最不相關? (A)象徵一天的結束 (B)象徵金發伯日薄西山的衰頹老人形象 (C)象徵野臺歌仔戲的命運已至窮途末路 (D)呼應文題「散戲」的沒落意涵
2、( A ) 轉品,又叫轉類。凡是在語文中,把一個詞彙原來的詞類靈活地轉變為其他詞類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轉品。下列選項中屬於形容詞活用轉變為名詞的是: (A)夫當今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B)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 (C)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D)他們甚至氣憤被同情者的快樂
解析:(A)出自蘇軾〈教戰守策〉。「安」、「危」二字,本來都是形容詞,在這個句子,活用轉變為名詞。「知安」,意謂「知道安全」。「知危」,意謂「知道危險」。
(B)出自杜甫〈初月〉。「微」本來是形容詞,在這個句子中,活用轉變為副詞。
(C)出自諸葛亮〈出師表〉。「遠」字本來是形容詞,在這個句子中,活用轉變為動詞,是「離開」之意。
(D)出自劉靜娟〈與他「同情」〉。「氣憤」本來是形容詞,在這個句子中,活用轉變為動詞。
3、( D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使用了何種修辭格? (A)呼告 (B)設問 (C)借代 (D)夸飾
4、( B ) 「寒不可以衣,飢不可以食」句中的「衣」、「食」使用何種修辭手法? (A)雙關 (B)轉品 (C)借代 (D)譬喻
5、( C ) 洪醒夫「天色漸自黯了,僅剩的那一點餘光照在他佝僂的身上,竟意外地顯出他的單薄來。」這段文句含有何種象徵意義? (A)暗示演員缺乏職業道德,致使野臺歌仔戲面臨衰微的命運 (B)金發伯年邁衰弱,無力領導團員衝出現實困境 (C)歌仔戲的沒落,就如金發伯孤伶而單薄的身影,已屆日薄西山之境地 (D)歌仔戲演員轉唱流行歌曲,已是無法遏抑的趨勢
6、( C ) 下列文句,何者非使用了詳喻的修辭法? (A)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B)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C)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 (D)人生如萍,在水上亂流
解析:(A)出自蘇洵〈六國〉。「以地事秦」,是喻體;「猶」,是喻詞;「抱薪救火」,是喻依;「薪不盡,火不滅」,是喻旨。這例子說明秦國的貪求無饜,像「薪不盡,火不滅」。
(B)出自李煜〈清平樂〉。「離恨」,是喻體;「恰如」,是喻詞;「春草」,是喻依;「更行更遠還生」,是喻旨。這例子說明離別的怨恨是「更行更遠還生」。
(C)明喻。出自方苞〈左忠毅公軼事〉。「目光」,是喻體;「如」,是喻詞;「炬」,是喻依。這例子說明左光斗張開眼睛,目光炯炯,有如熊熊火把一樣的明亮。
(D)「人生」是喻體,「如」是喻詞,「萍」是喻依。喻旨「在水上亂流」是喻旨。
7、( C ) 下列何組為嚴格的對偶句? (A)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D)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8、( A ) 下列文句皆為轉品的修辭,何者不是由名詞轉為動詞?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C)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D)始「舍」於其址
解析:形容詞→動詞。
9、( B ) 「寂寞的瓦片風箏,……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句中使用何種修辭?(A)借代 (B)轉化 (C)映襯 (D)層遞
10、( D ) 下列語句何者使用轉化的修辭? (A)把酒臨風 (B)長煙一空 (C)沙鷗翔集 (D)陰風怒號
11、( C ) 下列何句沒有運用轉品修辭格? (A)「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B)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C)「白」髮三千丈 (D)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解析:(A)是名詞作形容詞用的轉品。
(B)是動詞作名詞用的轉品。
(C)是形容詞,句中亦用形容詞用。
(D)是形容詞作名詞用的轉品。
12、( A ) 凡是在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反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單句對。下列何者不屬於單句對? (A)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乎謹其心之所嚮,恐一不當,以壞風俗而賊人才 (B)水流溼,火就燥,無感不讎,所從來久矣 (C)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D)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
解析:(A)出自曾國藩〈原才〉。「壞風俗」對「賊人才」,這是句中對。
(B)出自曾國藩〈原才〉。「水流溼」對「火就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