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两天之内接连着看密斯和赖特是件有趣的事。这两人的轨迹正如X,自不同的起点,在中间短暂地相交,而后又走向极其不同的终点。密斯早年曾深受草原风格的影响,隐蔽入口、迂回路径、开放空间、甚至杠杆原理,都处处模仿,只是新古典的根子令密斯处处做得比赖特更加节制收敛。37年刚到美国,英语还不会讲,他就赶到Taliesin去朝拜赖特。而赖特虽不屑现代主义众多开路先锋,却独独青睐密斯一人,他大为激赏巴塞罗那德国亭,视密斯为自己精神的传人。密斯在Taliesin兴奋地住了三天,比划着盛赞那里的空间“是个王国”。然而追求精神极致而不是幸福表象的内在驱动,终于将密斯赶上抽离物质的道路。对于密斯的美国追随者,密斯的了不起只在于他的形式拥抱了资本大生产。而对于密斯本人,他却是在追寻空间的深层本质。赖特的孤独来自外界的孤立,密斯却是更孤独的。将Farnsworth House与Unity Temple放在一起看更是有意思。这是两部截然相反的杰作,除了建筑年代与风格有巨大的不同,二人个性与精神追求更是有着强烈的反差。密斯将一个本来最私密最个人的周末别墅奉献给了抽象的精神存在,人在其中是一个需要隐蔽的谦卑的存在;而赖特却把一个原本的崇拜空间下凡到人间:“For the worship of God and the service of man”,人与神占有同等地位。密斯满怀宗教精神地设计人间居所,而赖特则满怀人文精神地设计庙宇殿堂。(有关Farnsworth House见两天前日记。)(“For the worship of God and the service of man”)
Unity Temple大概是赖特极少的几个对称建筑之一,入口虽仍隐蔽、仍须回折,但作为公共建筑,还比较宽敞好找,左右入口是绝对对称的,入口上方镌刻的箴言也是一模一样的——这可谓赖特一生的宣言。(东立面,入口在中间最矮处。)
(临街正立面(北))
(模型:西立面,入口很清晰)
(入口处的灯)
在进入主要空间之前,赖特再次使出惯用伎俩,故意压低门厅,缩窄进入主要空间的通道,使得在一阵短暂的压抑之后,一个开放统一流光倾泻的空间突然敞开在眼前。这真的是一个完全人性化的空间,几乎是世俗化了的。既清晰又有些曲折趣味的路径将人领到座位上。坐在任何一处,教堂的各处都一览无余。旧时哥特教堂的层层推进没有了,(1910年代的芝加哥,哥特复兴的潮流仍盛行不衰),与过去的向上仰视相反,这里的座位都像音乐厅里一样,或与讲坛平齐,或高于讲坛,信徒们成为观众,而牧师的讲坛反而在最低处,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央——他成了演员。信众与神职人员间的地位被拉平了,而所有人在这里是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姊妹。在所有赖特设计的住宅中,贯穿始终的中心是壁炉,赖特将壁炉看作一个家庭的核心,一家人围绕温暖的壁炉读书交谈,享受天伦之乐。而在这个宗教大家庭中,赖特试图营造一个类似的空间与气氛,讲坛取代了壁炉,它不再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构成家庭凝聚力的中心,大家是围绕讲坛而坐,相互交流,而非虔诚谦卑地聆听。(俯视讲坛)
(从一层座位处面对讲坛,管风琴隐藏在木栅栏背后,上方是环绕四周的clerestory的窗户。)
(大厅西北角)
光线完全来自上方,被彩色玻璃与深入的天顶coffer(刷成奶黄色)柔化了的天光,以及天花板下围绕四周的连续的clerestory。(这里有对旧时教堂的传统的延续,然而赖特创造性地将clerestory应用到自己的各个时期的设计中,直到在他最后的Usonian住宅中还屡见不鲜。此为宗教传统被赖特人世化的又一方式。)墙壁色泽亦极为温暖,橡木线条延绵不断地环绕一周,为空间的统一再次提供视觉引导。垂得很低的吊灯与之呼应,除却水平与垂直线条交互的节奏,方与圆的对比,更有在温暖与近人方面的统一。(镶嵌了彩色玻璃的天顶coffer,很深,可以充分漫反射天光,使最后散入内部的光线柔和下来。)
(内部的吊灯)
根在土里,枝在云端
2009-04-07 00:39:25
这辈子唯一一篇发表了的非专业文章。本来是一篇散漫的游记,蒙LH以及其他建筑师朋友瞧得起,被逼成了一篇半专业随笔。二月份已在《新建筑》上刊出,想来现在放到网上也不违反版权了吧?这几天,由于被笔记人老师暴露身份,当年一同混迹于ABBS上的朋友们纷纷找上门来。不如拿这篇文章作为重逢的见面礼,以飨同好。回想从ABBS上销声匿迹的这两年,在建筑上没有下很多功夫,不若当年在论坛上唇枪舌战时思想受到磨砺,是件憾事。我这样一个没有个性的人,趟过众多浅水,却术无专攻,是人生一大败笔,但掏出心窝坦白,音乐以外,建筑为第二大爱。前些日在芝加哥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