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分析 柏林爱乐音乐厅.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物理分析 柏林爱乐音乐厅

建筑物理分析 柏林“爱乐”交响乐大厅 音乐厅简介 建筑物理的应用 光学方面 声学方面 由于声学上的要求,乐队两侧的墙,一部分接近于垂直,但这儿已是平面上的收头,尽管接近乐队仍设有高处的座席。给外形以巨大影响的天棚的形式,是出于使后部座席音响均匀而决定的。为了更好的乐质效果多块锥形反射板被安置在乐队正上方直到靠两侧的地方。 在顶棚上还设置了像“金字塔”型的结构,它不仅起到声扩散的作用,同时还是设有缝型亥氏共振器,用以控制125H以下很低频率的声吸收。 厅内的座椅是特制的,它在10mm厚的木板上配置坐垫和靠垫,坐垫下设有空腔,内填吸声材料,整个座椅相当于一个听众坐在椅子上的吸声值,这样就可使厅内有,无听众时混响时间的差值压缩至最小限值。 谢谢观看 * * 建筑122班 组员: 张宏烨 张攀峰 郭涵 王昕柳 张鹄 曾洲伟 指导老师:邓建红 目录 音乐厅简介 设计师简介 建筑物理的应用 光学方面 声学方面 内景欣赏 外景欣赏 柏林爱乐音乐厅, 1956年由德国本土建筑师Hans Scharoun(汉斯。夏龙)设计。 这也是卡拉杨经常在此演出的并常常赞颂不已的一个演奏厅。 设计师介绍 汉斯·夏隆(Hans Scharoun,1893—1972)1915年大学毕业,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工作,曾任大学教授。 1956年,夏隆赢得爱乐乐厅设计竞赛的头奖。爱乐乐厅是夏隆倡导的有机建筑的代表作,由于是德国人自己设计的杰出作品,所以也是最深受德国人喜爱的建筑之一,在战后的德国现代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著名指挥家卡拉扬高度评价该乐厅,他说:“在我熟悉的音乐厅中没有一个像该设计这样把观众席安排得如此理想。” 光学方面 在柏林爱乐音乐厅这一引人注目的独特的空间中,演出的照明效果具有极大的独创性,巧妙配置的灯光,“可以随着音乐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大厅设计的整体综合性,乐队的反射板设计成具有适当的照度,照明光源将光线从墙和天棚上部倾泻下来。”照度的明暗变化可以创造出各种韵律和调子,构成一块块观众席的各个墙面,将听从划分成多个组群,所以从演奏的角度来看,就减少了由于听众集中所造成的压力,这一点显然和古典的圆形剧场有很大不同,由于这些墙面,观众席那可怕的黑暗也没有了,光的这种微妙的表现,并非仅靠照明灯具及其布置就能办到的,这里天棚、墙面不仅对音质有用,同时它们也是作为光的反射面来考虑的。 大厅突出考虑了声学上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扩声及避免房间共振,大厅的平、剖面形状及座席的设置都呈不规则的形状,所有的天花板均为凸弧形。其外形也体现着富于变化、曲折自由的独特景象。 声学方面 内景欣赏 外景欣赏 *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