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 藏族 什么是少数民族? 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一)概况 人口及分布:541.60万(2000年),分布在中国 辽阔的青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 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 语言及文字:藏语——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文——参照梵文某些字母创制的 生 产 方 式:以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 信 仰:藏传佛教、苯教 藏传佛教: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 宗教。公元7世传入西藏,也称为喇嘛教 苯教:最早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天地日月、 雷电冰雹、山石草雪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 界的神灵和鬼魂。 成就 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 “唐卡”等,都有较高水平。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代表着古代藏文化的最高成就 藏药 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 唐卡 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二)民俗 饮食 藏族人喜欢饮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嗜饮青 稞酒,并有“弹酒”的礼俗;爱吃酸奶、奶渣等。 藏族不吃奇蹄类兽肉,大不部分地区还不吃禽和鱼类 农区的主食是糌粑 糌粑:用炒熟的青稞或豌豆磨成面粉,用酥油或者茶水拌食 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 进餐时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短兵尖刀 服饰 基本特征:肥腰、长袖、大襟 男女喜爱戴藏式金花帽 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藏袍,藏语称“朱巴” 男女均穿氆氇 或牛皮的藏靴 葬仪 塔葬:藏族最高贵的一种葬式,葬仪比较隆重。 火葬:用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盒中。 天葬: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 水葬: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 土葬:把尸体装在棺材里,然后把棺材埋在地里。 习俗 藏族人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佛教设施,都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苯教徒相反。 节日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哈达,互道“扎西德勒”,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哈达:通常以白色为主。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称敬哈达,应低头躬身,双手捧献给对方手里;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称赐给哈达,接受人应低头躬身,让上级或长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平级、平辈称互赠哈达,献哈达给对方手上即可。对方接受后应回赠一条哈达。 雪顿节:“雪”藏语为酸奶子,“顿”藏语为宴的意思,是吃酸奶子的节日。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藏历七月初,因活动内容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 望果节:又称旺果节。“望”藏语指田地,“果”指转圈,即转地头的意思。在谷物将要成熟时,以村落为单位,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最前面,由捧香炉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主举着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后随手拿青稞穗和麦穗的村民。绕圈后,把谷物插在谷仓或神龛上,祈求好收成。节日期间还有赛马、射箭、藏戏、跳舞等,还进行丰盛的郊宴。 禁忌 佛像、佛寺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佩戴的念珠等物,忌别人随便触摸 转经筒、转寺院、扣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 忌吃狗、驴、马肉,忌吃尖嘴动物的肉、有爪动物的肉及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肉 平时点火,忌烧猪、狗粪或旧鞋、破布等不洁之物 忌把骨头扔于火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