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萃新报》的革命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萃新报》的革命意义.doc

  论《萃新报》的革命意义 1904年在浙中大地创办的《萃新报》可以算是为辛亥革命鸣锣开道的先锋;这份以“开通民智”为宗旨的,极具革命性,大力鼓吹民主思想的报纸是浙江宣传革命思想的先锋。 关于《萃新报》的创立,郭汉民先生在1987年的《浙江学刊》发表的文章,给我们讲明关于《萃新报》的创办的具体时间。依据见到的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四册《萃新报》,郭先生考证出《萃新报》创刊于清光绪三十年5月14日(1904年6月27日)。当时的浙东上游仍然是比较闭塞的地区,思想仍比较滞后,《萃新报》的创办,可以说是在处、金、衢、严四府范围内吹进文明的新风,开创浙中地区办报之始。 《萃新报》是由革命党人张恭和金华当地社会名流金光銮、蔡汝霖、盛俊等人创办。办报的经费“由同里各捐股资,每股以银五元为率,现拟招足五百股,如有自愿入股者,随时可以加入,即给凭单,以昭符信”。可见,最初的创办资金大多是由招募股金获得的。运营一份报纸是不容易的,正如刊在第一期的《萃新报简章》所载:“本报创办伊始,经费不敷,办事人暂行不支薪水。”在如此经济及其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张恭等地方名流的努力,《萃新报》在艰难中得以出版。 《萃新报》刊载的文章具有热爱祖国、反对侵略、倡导民主、宣传科学的特点,为“足不出桑梓,目不极五洲”的同胞,开辟了一个瞭望世界的窗口,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思想准备。 一、《萃新报》的内容特色。 《萃新报》作为一份宣扬革命思想的报纸。它把提倡教育、推广新学新报,输入西方近代文明,唤起人们的爱国思想,养成国民资格,看作救亡图存的要着。 《萃新报》具有浓厚的爱国精神,它敢于痛陈事实,揭露外国对华的入侵。中国社会在清末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帝国主义对华的入侵激起每个有良知中国人的爱国心。《萃新报》敢于通过“纪事”一栏,大胆地揭露外国对华的侵略事实,报道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正如《萃新报》第四期登出《德国横暴山东》的文章刊载的:“近闻山东驻扎高密之德兵,闯入人家,强奸妇女,并打伤事主。经高密县移交德国官兵诘问,至今尚未结案。后又在高密附近村落葛家庄滋事,乡民蠢动,几酿大祸。记者尝游历青岛,观德兵种种不法行为,令人切齿。”①这段话深刻地揭露出当时德国对山东的暴行。《萃新报》的许多文章大声疾呼当时严重的民族危机:“夫近世以来,国步艰难,时势危机,祸已切于燃眉矣。北方一带,黑云密布。绿气毒炮,其声轰轰。若日若俄,各因我东三省之问题,置身于战斗漩涡里。此事结局,祖国命运,何堪设想。”② 这种敢于揭露严重民族危机,鼓吹爱国思想正是《萃新报》的重要内容特色。如“纪事”栏中,着重报道了“日俄战纪”和“藏事略纪”。系统报导了“英人进占拉萨”,“日本陆军现逼近旅顺东面”等帝国主义入侵的消息。此外,有些文章还登载国外殖民地人民当亡国奴的苦难生活。如第一期刊出的《菲律宾亡国惨状记》中写道:“菲之隶于西班牙,奉戴碧眼黄发儿为己国之皇帝,为己国之总督,为己国之财政、军事、教育一切之主权者,国之人民为奴隶,为牛马,俯首贴耳……”③这些内容,在《萃新报》的宣传中是最为突出的。 《萃新报》同样以大量篇幅,刊载许多介绍西方工业、农业和经济方面的新知识,对当时浙东地区的开通风气、倡导文明起动推动作用。在“教育”、“卫生”栏内,论述了“中国 医学亟宜改良”,大力抨击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末世君主愚民之术”,大力提倡创办新学。 尤为难得的是,《萃新报》专门开设“女界”一栏,论述开办中国之女学,反对女子缠足。在第二期所载的《两浙女学会简章》中便又这样的内容:入会后生女不许缠足,女子七岁以上均须送入学堂,男女平权婚嫁均由自主④。这种主张男女平等、婚嫁自主的观念,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给浙东封闭的地区吹进文明的新风。 二、《萃新报》宣扬革命思想 作为由民主革命先锋张恭带头创办的《萃新报》,无疑有着浓厚的革命思想。《萃新报》作为一份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文明报”,在推动浙东上游的革命宣传鼓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从报纸的内容中找到许多激进的革命思想。 由于《萃新报》创办的最初方针是“采辑各新闻杂志,集英荟华”,因而许多文章由其它刊物所转载。但是无论是它“采辑海内外新报之学说从谈”,还是代表报社发言的“社说”,都浸透着爱国的激情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专制制度的仇恨。对待晚清社会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萃新报》把中国贫弱的原因归咎于腐朽没落的晚清政府,这便带有激进的革命思想。在《论中国无国权》一文中写道:“中国素以专制政体闻于世界,而其流极乃至使通国无一人之有权者。其何故也?盖专制之求惟欲夺众人之权,以成一人之权。众人既已放弃其权,故不与于治乱兴亡之故,以至于一人亦不能以其权行于国家,而于是国家遂不可为矣!”⑤这段话的锋芒直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腐朽制度,大胆抨击专制政体的弊端。 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晚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