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导论-北京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导论-北京大学

通识核心课 《逻辑导论》简介 陈 波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在北大讲授《逻辑导论》已经20多年,受到不同级别、不同学科的北大同学的欢迎和肯定。 上个学期,《逻辑导论》被列为北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课程期间及结束后,将接受校外委托机构的教学质量评估。 我会以特别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教学工作,并与大家在课程中及时沟通,听取大家的反馈意见,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保证此次课程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简单讲5个问题: (1)教材和参考书 (2)课程目标 (3)讲些什么? (4)怎么讲? (5)如何考? 教材: 陈波:《逻辑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必备) 一、教材和参考书 练习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于篇幅考虑,没有把练习题印在教材内,而是放到网上自由下载。请认真阅读教材《逻辑学导论》第三版序言,那里告知了下载网址: http:///xs/ 每位选课的同学都必须下载练习题,并且打印出来,每次上课都带在身边,因为我在课堂上可能要你回答练习题中的某道题,或要你到黑板上做某道题。 参考书: 柯匹著:《逻辑学导论》,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赫尔利著:《简明逻辑导论》,陈波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 陈 波:《逻辑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逻辑导论》3学分 上课时间与地点: 每周三10-12节(18:40-21:30) 上课地点:二教107 期末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6日晚 二、课程目标 (1)观念层面 讲清楚逻辑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逻辑学的来龙去脉、目前状况和主要分支,使同学们对逻辑学有一个整体的轮廓性了解。 目标:给有兴趣进一步研习逻辑学的同学指一条路径。 (2)知识层面 传授一些具体的逻辑知识,主要是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的知识,也讲一点归纳逻辑和论证理论,并通过练习、作业、考试等环节,促使同学们把知识转化成习惯和能力,以便有助于大家的日常思维。。 (3)素质层面 逻辑学是对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和训练。 “思维四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是理性思维的定义条件和构成条件:理性思维要保持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在遇到一个复杂、困难的问题时,逻辑学要求我们首先精确地确定问题之所在;把该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逐个找出解决这些简单问题的可以操作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检验它们的真假对错,等等。 简单地说,从清楚明确的问题出发,按程序操作,按规则办事,一步一步来。 这正是理性精神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并且是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乏的东西。 第一讲,什么是逻辑学? 我经常说,这一讲相当于逻辑学的“泼墨山水画”。 主要讲逻辑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目前的状况如何,其简单的历史,逻辑基本规律,由此勾画出逻辑学的大致轮廓。 三、讲些什么? 第二讲,命题逻辑。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从日常联结词到真值联结词。 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真值表方法,归谬赋值法,树形图方法。 重言蕴涵式,推理的形式结构;重言等值式,置换规则。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PN推演规则;PN有前提推演;PN定理及其证明。 第三讲,词项逻辑。 直言命题。 直接推理。 三段论的定义、格与式;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三段论的还原与公理化;三段论的非标准形式。 直言命题的存在含义问题。 欧拉图、文恩图与三段论有效性的判定。 第四讲,谓词逻辑。 个体词;一元谓词和关系谓词、原子公式;量词和量化公式;自然语言中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的符号化。 模型和赋值;普遍有效式,不可满足式和偶真式。 普遍有效式的判定问题:树形图方法;证明非普遍有效性的方法。 谓词逻辑的自然推理:QN推演规则;QN有前提推演;QN定理及其证明。 第五讲,归纳逻辑。 这一讲通常快速通过,只讲4-6课时左右。 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科学归纳法。 排除归纳法:因果关系的特点;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法。 归纳方法是合理的吗?休谟问题及其回答。 第六讲,非形式逻辑。 由同学们自学。 定义理论。 论证理论:论证的识别;论证的评价;论证的建构。 谬误理论:形式谬误;非形式谬误。 我的承诺: 我保证把课程内容说清楚,道明白! 只要你有正常的智力水准, 正常的学习态度, 付出正常的努力, 不管你是来自文科还是理科,我都可以让你学好逻辑,并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四、怎么讲? 《逻辑导论》课的特点:不好混,不难学。 (1)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挑战性。 (2)在讲清楚基本的技术性环节后,还注意讲清楚背后的思路以及有关的哲学问题。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