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幕演说
5、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 * 战后国际格局 两极争霸 雅尔塔体系 1、基础—— 什么叫雅尔塔体系? 什么叫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会议 2、形成——美苏冷战的开始 什么是冷战? 指二战结束以后,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形成的除正面军事冲突以外的全方位的斗争和较量。 原因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扩 张野心的膨胀 (2)苏联势力渗入中欧、东欧和远东 (3)信仰上的冲突 讯号: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丘吉尔1946年3月在富尔顿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这就是“铁幕演说”。 材料3、 丘吉尔1946年3月在富尔顿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这就是“铁幕演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1、“二战”后丘吉尔曾说:“我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到 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到手术台上”。 《丘吉尔回忆录》 材料2、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说到:“我们将尽一 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世界现代史资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丘吉尔在材料1中说这番话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1和材料2说明丘吉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形态的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关 系是什么? 3、为什么丘吉尔的态度由材料2转向材料3? 回答下列问题 阶段: 第一段: 两大阵营的对峙 第二段: 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 政治: 经济: 军事: 表现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马歇尔计划 1947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哈利·杜鲁门 杜鲁门(中)和斯大林、丘吉尔 马 歇 尔 计 划 思考?马歇尔的演说是否表明,马歇尔计划远不 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到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 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 是唤起合理的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 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 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 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北约组织 点击这里进入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组织形成 1948年3月17日 在美国的授意下,英、法、荷、比、卢五国代表在布鲁塞尔缔结了布鲁塞尔条约,这是西欧国家建立的主要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1948年7月 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谈。 1949年3月 《北大西洋公约》正式公布。 1949年3月 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1949年8月 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 公约包括序言和十四条,其中第四条规定,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除此之外,公约的主要内容还有: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公约也规定了各缔约国要遵照联合国宪章,保证以和平方法解决任何有关的国际争执,在其国际关系中避免采用与联合国目标不相符的威胁或武力。 12国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法国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丹麦 挪威 冰岛 葡萄牙 意大利 3、发展——两大阵营的出现 性质: 成员: 经济组织: 军事政治组织: 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 走到战争边缘:柏林墙 战争一触即发:古巴导弹危机 4、激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