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主题:原始道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主题:原始道家

天人實學文化淵源系列(二)—原始道家 主文/維生首席 前言 在做原始道家研究文獻不足是很重要的問題,文獻不足的原因是時代距離我們太遙遠。我們讀禮記,看到孔子為了要做田野調查,建立他禮教的基礎,去齊國查夏禮,但已找不到,去宋國查殷禮,大多已不完整。孔子距離夏禹的時代已有一段時間,但他是殷人,應該還保留許多自己記憶的資料。 更何況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以目前擁有的手頭資料要掌握住當時原始道家的基本精神,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個人勉強做了些整理。我認為原始道家保存最完整的資料應該是儒家經典,從周禮到禮記、大戴禮記。 儒家和道家是「道」一體兩面的系統,道家重天道,儒家重人道,而其來源是同一個本體。現在講道家都以老子莊子為中心,但他們不是憑空而來的,必有其文化原始脈絡,道家原始脈絡跟儒家原始脈絡應該是同一個來源,都從中國歷史文化的大傳統留下來。 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大陸、台灣研究道家的文獻,雖然皆會進入原始道家體系,研究它的源頭,但我認為還有很多缺陷,因為他們只是從許多典籍裡面對照、引證,而沒有注意到原始道家的本質。當然,我也是從典籍裡對照引證,但我更要從另一個體系儒家,來看原始道家的源頭,我相信應可提出值得注意的觀點。 《禮記》裡有關祭天的三階段文化 保存最完整的是周禮。周禮所留下來很多的規矩,大多是禮儀規範,處處還保持著夏禹殷商的部分原始面貌在裡面。在《禮記˙郊特牲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氣;血腥爓祭,用氣也。殷人尚聲,臭味未成,滌盪其聲。樂三闋,然後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間也。鬱故先王患禮之不達於下也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於國,所以列地利也;祖廟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儐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王前巫而後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宗伯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掌開龜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義兆,四曰弓兆。凡卜事,視高。揚火以作龜,致其墨。凡卜,辨龜之上下、左右、陰陽,以授命龜者而詔相之。天龜曰靈屬,地龜曰繹屬,東龜曰果屬,西龜曰雷屬,南龜曰獵屬,北龜曰若屬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占人簭簭巫更巫咸巫式巫目巫易巫比巫祠巫參巫環以辨吉凶凡國之大事先簭而後卜上春相簭凡國事共簭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貞詛祝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御瞽幾聲之上下」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則有若巫賢。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伊陟、臣扈陟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瞽獻曲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瞽獻曲冊逸尹佚保篇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常立於後,是史佚也。昔者萇弘,周室之執數者也。天地之氣,日月之行,風雨之變,律之數,無所不通。伯陽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帝()癸其雨。今二月帝不令雨。帝其降武王踐阼三日,召士大夫而問焉,曰:惡有藏之約、行之行,萬世可以為子孫常者乎?師尚父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齊矣!」王三日,,,:「。」  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口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青青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惑,我獨不從;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毋曰殘,其禍將然,毋曰害,其禍將大。毋曰傷,其禍將長。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南宮敬叔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爲人子者毋以有己,爲人臣者毋以有己。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