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护身符——反倾销.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贸易保护主义护身符——反倾销

贸易保护主义护身符——反倾销摘 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打压——反倾销,但国际社会一直对反倾销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本文分析了倾销的特征及种类,得出大多数倾销行为是正常竞争行为,反倾销的实质是限制竞争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实质损害了经济全球化的总体利益及消费者利益,最终损害了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基于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竞争。 一、引言 反倾销本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防止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但关于反倾销对竞争究竟起到的是保护作用还是限制作用,国际贸易界及学术界一直存在有颇多争议,许多学者尖锐质疑反倾销的不合理性和不公正性,它使许多国家以维护正常贸易秩序为借口,大肆实施贸易保护,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造成极大的伤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额迅猛扩大,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到今年五月底已有573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86亿美元,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面对反倾销对竞争的限制及中国遭受的危害,不少学者提出有建设意义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对倾销与反倾销进行实质分析,寻求解决以上问题策略。 二、倾销的特征及种类 国际上关于倾销的定义是采用WTO的前身GATT第6条规定的三个标准:(1)价格标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内;(2)损害标准:该产品对进口国相同或相似产品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地阻碍某一相似产品工业的建立;(3)相互关系标准:倾销与损害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后来WTO又对上述标准规定了许多细则以确定倾销定义。如:正常价值是指企业在其国内市场中确定的价格或在对应第三国相同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 以上对于倾销的定义偏于原则和笼统,对概念的界定造成了反倾销无确定标准可寻,使得争议频发,如对正常价值的界定中第三国的范围不确切;对损害的证明有很大可操作空间,进口国可能会夸大损害结果。另外倾销与损害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是无从考证的。这就造成了反倾销对出口国的不公平。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倾销都是有害的。学术界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倾销分为: (1)突发性倾销——由于生产积压的原因在短期内以低价向海外抛售该商品。 (2)间歇性倾销——在一段时间内倾销,当把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后又抬高价格,从而垄断市场。 (3)长期性倾销——长期以低价出口产口,这种倾销一般是由于国内维持规模生产,为保证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高价水平而做出了低价出口行为。 在这里突发性倾销只是偶然的,一般不会对进口国工业产生实质性损害;长期倾销,对进口国工业的损害只有一次,却给进口国消费者带来长久的利益。因此对这两种倾销没有必要进行压制。而间歇性倾销则是破坏性倾销,它又被许多学者称为掠夺性倾销,目的是在海外市场建立垄断,最终实现垄断高价。但实践中掠夺性倾销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大多数倾销只是正常的竞争行为,其对进口国同类产品市场的破坏力是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规律使然。而仅为了微乎其微的掠夺性倾销耗费大量贸易救济成本来进行反倾销是不效益的。即使有掠夺性倾销的存在,也完全可以对其高价垄断阶段进行制裁或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而不至殃及无辜。 三、反倾销的不合理性 (一)反倾销的本质 如前所述大多数倾销是正当竞争,那么反倾销显然有极大的不合理性。如果仅仅以保护进口国的国内工业为目的,限制外国低价产品的进口,那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了,非但没有维护正常竞争秩序反而大大地限制和阻碍了竞争自由。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的宗旨是背道而弛的。反倾销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开放背景下的对国内市场的封闭;是对国内消费者的掠夺;是对国内落后生产力的保护,最终损害了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 提出反倾销诉讼的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他们以“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为借口在反倾销中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许多歧视性政策。关于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是西方各国反倾销法所做的划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它们认为其国内的销售价格是扭曲的,不能反映产品的正常价值则必须采用一个“替代国”。而替代国价格往往不能真正代表产品真正的正常价值。在对替代国的选择上因由进口国主管当局来确定,因此不能避免有不公平因素。以我国为例发达国家采取以下歧视做法: 1、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尽管我国已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已经建立。但欧美国家并不顾及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以非市场经济国中“替代国”标准在进行反倾销调查。经常对中国企业以“国有”为由,实施一系列歧视性政策。并把对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发展至全国同类产品同为被告。而且在第三国价格的选择上存在明显恶意。 2、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