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莱姆的休斯和上海一段几乎湮没的中美文化交流
哈莱姆的休斯和上海
美国的哈莱姆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它是我国鲁迅先生所看重的美国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从事文学活动和定居的所在。
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公认的“哈莱姆的桂冠诗人”,美国文学史上称他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他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发挥诗人想象的处女作《黑人谈河流》发表后一举成名。
从此他决心走上文学的道路,他说:“文学是大海,满是鱼,我下海捕捞,没有停顿。”他要以温文尔雅的文风抵制白人粗暴的侮蔑,把人世最美好的文学构思,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献给黑人。誓以独特的文学语言,表达黑人兄弟的力量和对人生的乐观,以及他们生活在白人世界的勇气和幽默感。
20年代是哈莱姆的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纽约一度呈现繁荣,全美各地的黑人作家、艺术家、歌唱家、舞蹈家、知识分子到纽约后都住居哈莱姆,一时间哈莱姆人文荟萃,成为黑人文化的圣地,形成蓬蓬勃勃的“哈莱姆文艺复兴”。
而休斯,由于相继出版了诗集《疲倦的布鲁斯》、《好衣服给犹太人》、《单程车票》等,逐渐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
但随着1929年美国的经济大恐慌和大萧条,盛极一时的“哈莱姆文艺复兴”终于消沉而结束。休斯在林肯大学毕业后,离开哈莱姆,去闯荡世界。1932年他到了巴黎,后来又从巴黎到莫斯科和中亚等地。1933年到西班牙,后又从西班牙转道苏俄到中国和日本。
休斯在1933年7月初来到上海前,早就对中国表达过关心了。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你们一切的美的制造者,将美暂时放弃吧。
你且看那羞辱,看那苦痛,重新再看人生吧。
看饥饿的婴孩在哭泣,听富有的人们在说谎,
看饿死的——中国濒危了,听东方的轰响吧!
他到达上海时,虽然码头上没有绅士淑女们的欢迎,日报上也没有发表新闻和报道,但是受到了宋庆龄夫人和鲁迅先生的接待。当然,这些信息在上海的报纸上也从未刊载过。事实是:
休斯在上海逗留期间,会见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宋庆龄宴请休斯,请他吃了中国餐。
休斯还在一次晚会上和鲁迅先生见了面,后来他在自传中记述了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休斯在上海参观了纺织厂、了解童工情况,到了上海租界以外的南市、闸北、沪西等处,看到了中国平民的生活。
从休斯的自传《边游边想》中可以看到他在上海的一些具体情况。如关于宋庆龄的宴请,吃中国餐“有燕窝汤,她(指宋)像照片上一样可爱,乌黑的头发,温柔发亮的眼睛,细腻的琥珀色的脸庞,和她交谈轻松愉快。”
关于会见鲁迅,休斯见到鲁迅是一次晚间的聚会上,他写道:“鲁迅因为危险的思想(指革命思想),蒙上阴影(指受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事),然而他还是中国最受尊敬的作家学者之一。”
关于参观上海纺织厂见到童工,他写道:“我们走过时,他们连头也不抬,没有一丝笑容,他们将在这儿度过童年就像囚犯,惟一的罪过是贫穷。”
关于参观中国地界,他写道:“有人警告说,不要单独夜间走出公共租界,白天也不要太深入中国人的地界,我倒是试了几次,平安无事。有人说,不要相信黄包车夫,他们会把你拉到陷阱中去,没有的事。他们耐心地等待,我下车在充满奇异香味的小街游逛,出入商店,我的结论是,这些警告对白人有用,尽管他们传道行善,但不为中国人喜欢,我去租界外任何地方,没有不愉快的事发生,就像我吃上海的西瓜也相安无事,我发现上海的中国人快活,就像美国的黑人。”
兰斯顿·休斯和宋庆龄、鲁迅有了友好的联系,对上海人民和中国地界的印象是很好的。
同年7月13日下午,上海进步文艺界以文学社、现代杂志社和中外新闻社为主体,假座威海卫路的中社俱乐部举行欢迎休斯的小型招待会,出席的有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和施蛰存,著名电影戏剧家洪深,著名翻译家傅东华等七八人。
据傅东华说:“这个替最下层人种(?)呼吁奋斗的战士,是值得我们认识一下的。”“可是我们并不要去听受他的革命文学的讲义,不过以为他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或有些值得我们一听罢了。”
当天他们向休斯提出5个问题,休斯都作了实事求是的回答。大意是:
关于苏联第二次5年计划对文化有怎样的影响?
休斯认为计划开始实行不久,说不上什么影响。
关于苏联文艺有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究竟这两种主义的理论与实际如何?
休斯答:“我因不懂俄文,对苏联的文艺理论不甚了了。”
关于苏联电影的一般状况如何?
休斯把苏联邀请自己参加摄制关于南美种棉区黑人生活的影片为例,作了简单介绍后说:“全世界的劳动者同样处于惨苦的境地,并不止中国为然。我昨天曾去参观上海的工厂,看见童工工作的状况,也正和南美的情形一样。”
关于美国黑人文学的一般状况。
休斯答:“过去10年中,美国文学界有句流行的口号,便是‘黑人醒来了。当时黑人出版的书很多,销行也很广,但是成绩并不好。”因为黑人作家“粗制滥造”,出版家“不问好坏,以致不堪一读的作品充斥市场。”他说,“这班作家不能代表全部黑人,就犹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