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东北部海底沉积物波的形态粒度特征及物源成因分析-海洋学报
第 卷 第 期 海 洋 学 报 ,
32 2 Vol.32 No.2
年 月 ACTAOCEANOLOGICASINICA
2010 3 March2010
南海东北部海底沉积物波的形态、粒度特征及
物源、成因分析
, , , ,
12 12 12 12 3
丁巍伟 ,李家彪 ,韩喜球 ,黎明碧 ,
ERWINSuess
(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 ;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底科学国家海洋局重点实
1. 3100122.
验室,浙江 杭州 ; ,基尔 )
310012 3.LeibnizInstituteforMarineSciences 24148
摘要:在南海东北部广泛发育沉积物波。通过高分辨率多波束数据、地震剖面以及重力柱状样,对
沉积物波的形态特征、粒度特征、物源以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致以台湾浅滩南海底
峡谷为界,北侧为近北东向展布,南侧为近南北向展布。对其分布规律、地貌和形态特征及重力柱
状样粒度分析表明这些沉积物波为浊流成因。沉积物波的发育与新生代晚期研究区的构造活动密
切相关,自距今 6.5Ma以来台湾造山运动使台湾岛强烈抬升剥蚀,这些剥蚀物为研究区提供了大
量的陆源物质,而在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大量发育的峡谷 冲沟系统为陆缘物质向下陆坡的输送提供
了良好的通道。研究区西侧的东沙隆起长期处于抬升剥蚀状态,这种抬升剥蚀也为研究区沉积物
波的发育提供了部分物源。随着坡度的减缓,浊流沉积物开始堆积,在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的北侧
形成了展布方向与冲沟垂直的沉积物波,而在南侧由于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发生转向,浊流从水道
中漫溢出来,沉积物堆积下来,形成了与原先水道近于垂直的近南北向的沉积物波。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沉积物波;地貌特征;物源;成因机制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P736.213P737.22 A 02534193201002009610
层,这使其成为深水沉积中颇具勘探前景的潜在
1 引言
油气储层[13-14],而且其蕴涵了丰富的古海洋学、气
沉积物波是在深海海底发育的地貌,它广泛 候变化和区域构造演化的信息,因此近些年对沉
分布在水深 2000 4500m等深流或者浊流系统 积物波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
发育的地区,这已经得到近 多年来海洋调查的 南海东北部陆缘是研究南海大陆边缘的一个特
50
[ ]
证实 1-9 。这些沉积物波在地貌上表现为一系列 殊场所,该地区东接欧亚板块和吕宋岛弧碰撞形成
波状床型单元,呈叠瓦状或对称状,多数向上坡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