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是怎样跨越千里“搬迁”到成都?.pdfVIP

敦煌石窟是怎样跨越千里“搬迁”到成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敦煌煌石石窟窟是是怎怎样样跨跨越越千千里里“搬搬迁迁”到到成成都都的的?? 新华社成都1月14 日新媒体专电 (记者肖 高蕾 童方)近日,成都惊现一“奇观”,8 个敦煌石窟竟被原样“搬”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博物馆内。原来,“丝路之魂——敦煌艺 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 大规模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敦煌文化艺术展。 据介绍,大展在四川掀起一阵“敦煌热”,每天吸引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参 观。元旦三天假期,参观人数就达6万人左右。 ↑12月26 日,观众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石窟“搬家” 文物“聚会” 长达13.6米的卧佛神情安详地躺在成都博物馆一楼展厅内,它是按4:5比例复原的莫 高窟第158窟主体佛像。而包括敦煌藏经洞在内的其余7个石窟则是按1:1原比例复原 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参展的大部分石窟因文物保护的需要,即使游客亲至敦煌也 未必有缘得见。 此外,大展还展出了10件藏经洞出土的文献真迹、70幅敦煌壁画临摹复制品、12尊彩 塑临摹复制品等。 敦煌壁画中竟有十二星座?慈眉善目的菩萨塑像竟都有贵妇原型?观众不时发出阵阵 惊呼。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看来, 敦煌文化的价值来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成为 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再加上这里本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使 敦煌文化的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张小刚说。 张小刚还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制定了六项标准,一般符合一到 两项标准即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符合全部六项标准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只有 两处,敦煌就是其中之一。” “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是本次展览的另一个主题,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 文博机构的200余件文物在成都“聚会”,其中130余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两千多年前 的“死对头”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陈列在一个展柜中;从距今800多年的南宋沉 船“南海一号”上打捞出来的瓷器静静“诉说”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许多观众感 叹,竟然能在这里看到这么多百科全书上的宝物。 ↑12月26 日,观众在展览上参观拍照。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千里送泥巴 秘密运宝物 让观众一饱眼福的展览离不开文博人员的努力和汗水,这次也同样如此。为把莫高窟 第158窟的卧佛“搬”到成都,敦煌美术所专业雕塑师们耗时一年多时间,分头颈、胸 部、腹部、腿部、脚部5段复原卧佛。卧佛运到成都后,工作人员又花费8天时间才完 成拼接。最令人惊讶的是,为了让佛像拼接得严丝合缝,他们甚至从敦煌千里迢迢地 运来200多斤泥巴。 ↑游客观赏、拍摄卧佛像。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据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李明斌介绍,此次参展的8个石窟中,有2个石窟,即莫高窟第 285窟、第320窟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展示。“这两个石窟是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中心 共同研究复原的,它们归国后还没来得及‘回家’,就被‘请’到成都。”李明斌说。 另外,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设置了7条绝密路线,从各地文博机构“借宝”,并安全运送 到成都。 在点交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阿育王塔时,工作人员必须要数清楚塔身共有多少颗宝 珠和金钉,才能完成交接工作。阿育王塔有28面镶嵌宝珠,37面镶嵌金钉。4名工作 人员先分别计算再共同核对,最终确认整个塔身共有宝珠285颗、金钉553颗。此次参 展的所有外来珍宝都是按这样严格的标准点交的。 ↑图为成都博物馆中展示的阿育王塔。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大展选择成都竟因千年不解之缘 敦煌文化艺术展为何选择成都?分散在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的珍宝又为何齐聚成都?在成都博物馆馆长王毅看来,这一切都来自于千年前的 缘分。 早在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地区就有了来自印度洋的物品,开启了南方丝绸之路,比 张骞出使西域早了1000年左右。学者在法国归还我国的敦煌文书复制品上发现了千年 前的蜀锦广告,再一次证实了丝绸之路上的“明星产品”是产自四川的蜀锦。 近代以来,川籍艺术家又在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著名 的就是张大千。 据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介绍,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率弟子、僧人十数人远 涉敦煌,临摹大小壁画共276件。目前现存作品中,四川博物院藏有183件,四川博物 院还专门成立了张大千艺术馆。 “在大千先生带回数百件敦煌临摹品的70余年后,大量敦煌珍宝再次来到成都。”王毅 表示。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表示,本次展览重现了丝路沿线城市的血脉联系和 文化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