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骨鱼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银汉鱼总目(Atherinomorpha) 特征:圆鳞。腹鳍腹位,背鳍与臀鳍对生 主要目:鱂形目、颌针鱼目 图16-56 大圆鄂针鱼、燕鳐鱼、小鳞鱵 颌针鱼目 6、鲑鲈总目 (Parapercomorpha)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鳔无管。颐部常有一 小须。背鳍1~3个,臀鳍1~2个 分类:包括鲑鲈目和鳕形目,我国只产后者 图16-57 鳕鱼 7、鲈形总目 (Percomorpha) 特征:腹鳍多胸位或喉位。鳍通常有棘。 体常被栉鳞 分类:共10目 (1) 刺鱼目 特征:吻多呈管状。许多种类体被骨板 图16-58 海马、尖海龙 (2) 鲻形目 特征:背鳍2个,前后分离,第1背鳍由鳍 棘组成。腹鳍腹位或亚胸位。 图16-59 梭鱼、鲻鱼 (3) 合鳃目 特征:体形似鳗,无偶鳍。左右鳃孔在头的 腹面合而为一。 代表:黄鳝 图16-60 黄鳝 合鳃目 (4) 鲈形目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背鳍2个,分别 由鳍棘和鳍条组成,无脂鳍。多 被栉鳞。鳔无鳔管。 分类:我国产85科 图16-62 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娩鱼 石首鱼科 图16-63 蓝圆鯵、竹筴鱼 鯵科 图16-64 真鲷、黑鲷 鲷科 图16-65 带鱼、小带鱼 带鱼科 图16-66 鲐鱼、金枪鱼 鲭科 图16-67 蓝点马鲛 鲅科 图16-68 银鲳 鲳科 图16-69 乌鳢 鳢科 (5)鲉形目 特征:第二眶下骨后延成一骨突,并与前鳃 盖骨连接。头部粗壮,常具棘棱或骨 板。胸鳍基底宽大 分类:我国产11科 图16-70 黑鲪、绿鳍鱼、短鳍红娘鱼 鲉形目 (6)鲽形目 特征:幼鱼身体侧扁且左右对称,成鱼 眼、口、偶鳍等不对称,两眼移 至头的一侧。 分类:我国产7科,主要有4科 图16-71 牙鲆、木叶鲽、黄盖鲽 图16-71 条鳎、宽体舌鳎 (7)鲀形目 特征:口小,鳃孔小。体表裸露或被有 粒状鳞、骨板、小刺等 分类:我国产11科 图16-72 绿鳍马面鲀、驼背三棱箱鲀、虫纹东方鲀、翻车鱼 8、蟾鱼总目(Batrachoidomorpha) 特征:鳃孔小。体表裸露,有骨板或小 刺。腹鳍胸位或喉位。 常见目:鮟鱇目 图16-73 黄鮟鱇、毛躄鱼 鮟鱇目 第四节 鱼类的洄游 一、概念 二、类型 图16-74 鱼类洄游的周期 洄游:鱼类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有一种周期性、定向性、集群性的规律 性迁移运动,这种运动即称洄游。 鱼类的洄游可分为3种类型。 1、生殖洄游:从越冬场或索饵场成群结队向产卵场进行的洄游。特点是 鱼群大、定向、定路线、定期。 (1)溯河洄游:从海洋到江河,如大麻哈鱼、鲟鱼、鲥鱼、银鱼等。 (2)降河生殖洄游:从江河到海洋,如鳗鲡。 (3)近陆生殖洄游:从深海到浅海或沿岸产卵,如大、小黄鱼、鳓鱼、 鲐鱼、鲷鱼等。 (4)淡水生殖洄游:从河-河,河-湖,湖-河产卵,多数淡水鱼进行 这种洄游,如青、草、鲢、鳙等,从下游到上游产卵。 2、索铒洄游:从产卵场或越冬场到育肥场进行的洄游。如带鱼等 3、越冬洄游:从产卵场或育肥场向越冬场进行的洄游。黄鱼在渤海湾产 卵后在黄海越冬。进入越冬场后,鱼类即潜入水底,不吃 不动,降低新陈代谢以越冬。 第五节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一、起源 盾皮鱼类 棘鱼类 图16-75 泥盆纪的盾皮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