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多抗杂交水稻Ⅱ优800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优质多抗杂交水稻Ⅱ优800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优质多抗杂交稻Ⅱ优8006的特征特性,介绍了Ⅱ优8006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Ⅱ优8006在寿县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Ⅱ优800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Ⅱ优8006由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和分子育种专家曹立勇通过分子育秧技术,导入植物抗病因子多代选育而成,是Ⅱ-32A与中恢8006配组的杂交籼稻组合[1,2]。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适合安徽省一季稻种植模式栽培。Ⅱ优8006于2007年被229号安徽省皖农函引种推广,板桥镇分别于2008、2009年大面积推广使用,其中2008年引种面积超过250hm2,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以上,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优良
该组合全生育期131.1d,比汕优63早熟,株高110cm,一生总叶片17片,地上部5个生长节间。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很好,穗型大,丰产性好,一般有效穗250~260万穗/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80粒左右,穗长25cm左右,结实率88%~90%,千粒重27.1~28.0g。成穗26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80.2粒左右,结实率89.4%。
1.2品质优
该品种经200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稻瘟病损失率7.7%,白叶枯病9.0级,褐稻虱3.0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等。据2003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分析,整精米率58.7%,长宽比2.6,垩白粒率80%,垩白度17.6%,透明度3.0级,胶稠度76.0mm,直链淀粉含量24.7%,5项指标达优质米2级标准,稻米外观及实味品质显著优于汕优63、Ⅱ优084等。
1.3抗性强
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7年抗性鉴定,Ⅱ优8006表现为多抗白叶枯病(病级1级),较抗稻瘟病(病级2级)、稻曲病(病级2级)。与汕优63、Ⅱ优084相比,抗叶尖枯病、纹枯病强,特别是对稻曲病的抗性极强,抗倒性较强。2008、2009年在板桥、迎河等乡镇表现为几乎没有稻曲病的发生。
1.4产量高
2007~2008年在安徽寿县、霍邱、裕安区、金安区种植,产量高达9.75~10.50t/hm2以上,其中2008年在板桥镇种植高产田达12.65t/hm2。
1.5适应性广
Ⅱ优8006适合于长江流域肥水条件中等以上地区种植。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根据各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壮秧是早发、足穗、壮秆、大穗的基础,是高产栽培的首要环节。在安徽等江淮之间的地区一般于5月上旬播种,6月10日前移栽,秧龄最好控制在35d左右,播种量为225~285kg/hm2。
2.2合理密植
秧龄一般控制在30~35d,在安徽于6月上旬移栽,株行距17.67cm×20.00~23.33cm,栽播25~28万穴/hm2,每穴1~2粒种子苗,最高苗控制在300万株/hm2以内,有效穗控制在285~340万穗/hm2以内。对于旱育秧,因栽后“暴发力”强,适宜采取大行株距栽播,以增加行间的透光性和通风能力,推迟水稻的封行时间,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矛盾,形成壮秆,增强抗倒性,提高小稻茎蘖的成穗率[3]。
2.3合理施肥
Ⅱ优8006表现为高产稳产,在肥料运筹上围绕“前促蘖、中壮苗、后攻粒”的原则,实施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增施促蘖肥,三施穗粒肥,氮肥分配比例一般基肥∶分蘖肥∶穗粒肥=5∶2∶3。前期主要施用碳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4]。移栽7d后做好化学除草,撒施尿素120~150kg/hm2,后期看苗补施穗肥,以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
2.4科学用水
采用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烤田,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时进行重搁田,以减少无效分蘖。搁田时要注意软搁轻搁,拔节长穗期,浅水间隙灌溉,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切忌断水受旱,灌浆结实期应采用浅水、湿润灌溉,在水稻收割前7d断水为宜。
2.5病虫害防治
根据寿县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及时防治病虫害,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抓好秧田期的稻蓟马以及本田期的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虫害的防治。
3参考文献
[1] 吴伟明,曹立勇,占小登,等.高产优质杂交水稻Ⅱ优80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4):77-79.
[2] 李荣改,孟令启.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