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筛选探究.docVIP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筛选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筛选探究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筛选探究   作者:杜德玉 王明耀 田金玉 付国森 温素平 徐红侠  论文代写    论文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培养基质 论文代写   论文摘要 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用棉籽皮和河砂作基质,并按2∶1比例混合均匀,扦插后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块茎总数、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均高于蛭石、珍珠岩、草炭作基质,并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为两季作地区特别是棉产区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找到一种更 经济 、资源更丰富的基质。 毕业论文   培养基质的选择是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在生产中普遍采用蛭石、珍珠岩、草炭等。但在一些地区蛭石、珍珠岩、草炭资源匮乏,长途调运价格昂贵,影响了微型薯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所以筛选资源相对丰富的原材料作为培养微型薯的基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棉籽皮是棉花的副产品,在棉产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多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而栽培食用菌后多为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皮,已经充分发酵,其结构疏松,保水吸湿力强,与河砂按比例混合能够固定植物的根系,并且仍然有一定的营养供植物生长利用。为此,我们选用了栽培食用菌后的棉籽皮与河砂按不同配比作基质,以蛭石、珍珠岩、草炭为对照,进行试验研究,旨在为微型薯生产筛选出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的培养基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论文代写   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中薯2号、郑薯5号脱毒苗;供试基质为生产食用菌废弃的棉籽皮及河砂、蛭石、珍珠岩、草炭。 毕业论文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廊坊市农林 科学 院试验场防虫温室中进行,脱毒苗移栽时间3月18日,扦插时间4月10日。设5组处理(见表1)。每处理扦插100株,重复3次,行距5cm,株距4cm。将栽培食用菌(平菇)后废弃的棉籽皮进行充分发酵,并经灭菌和杀虫处理。砂子为直径1mm的粗砂子。各处理基质混合均匀后,按每立方米加入2kg复合肥(N、P、K各15%)搅拌均匀。基质厚度7cm。扦插时,剪下单节带1~2个叶片的主茎,立即浸泡于20mL/L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20min,扦插深度1.5~2cm,扦插后覆盖小拱棚保温,温室上覆盖遮阳网。室内气温白天20~25℃,夜间10~16℃,湿度保持在95%以上,7天后逐渐去掉小拱棚和遮阳网,扦插后56天收获。调查记载项目:成活率、株高、叶片数、单株块数、单株块重、总块数、产量。 毕业论文        2 结果与讨论   调查数据的平均数列入表1、表2、表3。   供试的3个品种为早熟品种,5组处理中各主要性状均以棉籽皮和砂2∶1处理最高,位居第一。   2.1 扦插苗成活率 论文代写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2份棉籽皮1份砂子处理扦插苗成活率为91%~96%,平均93.3%。1份蛭石1份草炭处理次之,平均为92%。1份珍珠岩1份草炭平均为87.3%。3份棉籽皮1份砂子处理平均为86.7%。1份棉籽皮1份砂子处理最低,平 均为79.7%。         2.2 株高和叶片数   本试验于现蕾期喷施多效唑(浓度100mL/L),未出现徒长现象。所以试验表现出株高增加、叶片增多,单株块茎数多、产量高的趋势。处理②植株高度15.5~16.8cm,平均16.2cm。处理④株高15.2~15.7cm,平均15.3cm。处理⑤株高14.7~14.9cm,平均14.8cm。处理①株高13.7~14.8cm,平均14.2cm。处理③株高13.0~14.1cm,平均13.6cm。叶片数5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处理②最高,平均3.6个。处理④平均3.4个,处理⑤平均3.2个,处理①平均3.2个,处理③平均3.0个。   2.3 单株块茎数和块茎总数   处理②单株块茎数2.5~2.9个,平均2.64个,位居第一;块茎总数233~264个,平均247个,位居第一。处理④单株块茎数2.14~2.81个,平均2.45个,位居第二;块茎总数194~256个,平均225个,位居第二。处理⑤单株块茎数1.97~2.10个,平均2.1个,位居第三;块茎总数173~189个,平均179个,位居第三。处理①单株块茎数1.84~2.20个,平均2.01个,位居第四;块茎总数149~168个,平均160个,位居第五。处理③单株块数1.61~2.10个,平均1.87个,位居第五;块茎总数127~191个,平均163个,位居第四。     2.4 单株块茎重和产量   微型薯的产量是衡量各处理优劣最重要的 经济 指标,为此将不同品种各处理间平均数利用新复极差测验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论文代写   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以处理②产量最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