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业县花生病虫害发生情况综述分析
兴业县花生病虫害发生情况综述分析
花生(Arachis hypogaea)又称落花生,在兴业县又名地豆,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花生是兴业县人民群众的食用油的主要原料来源,该地花生以质优、油香而闻名。常年种植面积3 000 hm2,产量达3 750 kg/hm2,总产达11 250 t,总产值达7 875万元。
兴业县的环境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生病虫害发生危害,加上群众有连作的现象,花生病虫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准确及时防治花生病虫害,是农民在花生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难题,调查清楚兴业县花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探讨适宜实用的花生病虫害防治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1 兴业县花生主要病害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兴业县花生主要病害有花生叶斑病(Cercospora personata)、花生青枯病(Peanut bacterial wilt)、花生立枯病和纹枯病(Rhizoc foliar blight,peg and rootrot)、花生锈病(Peanut rust)。
1.1 花生叶斑病
1.1.1 发生情况。据调查,兴业县病株率一般为4%~9%,严重的达13%~19%,病叶率一般为5%~10%,严重的达14%~23%。花生叶斑病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组织中越冬,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翌年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落到花生叶片上,遇适宜温度和水滴,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表皮进入组织内部,产生分枝型吸器汲取营养。多雨、潮湿气候,病害重;少雨干旱年份发病轻。土壤瘠薄、连作田易发病。老龄化器官发病重;底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发病重。 论文代写
1.1.2 症状。花生叶斑病又称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花轴。叶斑现于叶正背两面,圆形或近圆形,大小0.5~8.0 mm,病斑扩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规则斑块。叶柄、茎和花轴染病生线形或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外围具浅黄色水渍状晕圈。
1.1.3 病原。病原Cercosporidium state of Mycosphaerlla ber-keleyi W.A.Jinkins 称落花生小球壳的短胖孢阶段。异名Cladosporium personatatum、Cercospora personata等。除危害花生外,还危害豆科植物。
1.1.4 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抗花生叶斑病品种。二是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三是与其他作物轮作2~3年。四是加强田间管理。五是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苯来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1 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2∶200倍式波尔多液等药剂,喷药时宜加入0.2%洗衣粉作展着剂,间隔15~2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1-2]。
1.2 花生青枯病
1.2.1 发生情况。据调查,兴业县病株率一般为2%~5%,严重的达9%~13%。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残体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在田间主要靠土壤、流水及农具、人畜和昆虫等传播。该菌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过皮层进入维管束,由导管向上蔓延,病菌还可突破导管进入薄壁细胞,把中胶层溶解致皮层烂腐,腐烂后的根系病菌散落至土壤中,再通过土壤流水侵入附近的植株进行再侵染。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1~8年,一般3~5年仍保持致病力。连作使土壤中病菌数量逐年增多。黏土利于发病。土层浅、排水不良、保水保肥差的地块发病重。
1.2.2 症状。花生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花期最易发病。青枯细菌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色软腐,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初发病时早晨叶片张开延迟,傍晚提早闭合,主茎顶梢第1~2叶片先萎蔫,侧枝顶叶暗淡萎垂,1~2 d后全株叶片急剧凋萎,但叶片仍呈青绿色别于其他枯萎病。
1.2.3 病原。病原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称青枯假单胞杆菌I号小种,属细菌。
1.2.4 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抗花生青枯病品种。二是大力推广水旱轮作。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四是播种前施用石灰525~750 kg/hm2。五是铲除杂草,清除病残体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六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 0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降钙素原抗体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pdf VIP
- 2013-2022同等学历申硕学位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题库1-10.docx VIP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下载.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车载摄像头模块组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中国油田分布明细-含分布图.docx VIP
- 6.4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原理讲解).pdf VIP
- AIGC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