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冷季型草坪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工作.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季型草坪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工作

冷季型草坪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工作  摘 要:介绍冷季型草坪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以期为草坪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季型草坪; 病虫害; 防治   草坪作为园林绿化的底色,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着着原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公园绿地、居住区、飞机场、马路旁等地随处可见。冷季型草坪因为具有绿期长、抗寒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城市绿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草坪种植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控制好病虫害。 1草坪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1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它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褐斑病分布范围很广泛,可以危害所有草坪,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严重。 1.1.1 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引起草苗枯萎和叶根茎腐烂。褐斑病传播速度很快,刚开始可能只是几片叶或几株草受害,一旦条件适合,就会迅速蔓延。受感染植株初期在叶片或叶鞘常出现长条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呈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黑褐色,严重时整个病茎基部会变为褐色并腐烂,病株枯死。立枯丝核菌是从中心点呈圆向外扩展延伸的,因此,患病草坪开始发病时,会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由于枯草圈中心植株恢复快,会呈现中间绿,外边枯的“蛙眼”状斑。在有露水或高湿时,发病中心的草坪上会出现由病菌菌丝附着露水形成的“烟圈”。 1.1.2 发病规律 褐斑病全年都会发病,不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破坏尤其严重。病菌侵染、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1~32℃,病害盛发期在5月下旬-9月下旬。当气温在30°左右、空气湿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潮湿天气等),且夜间温度高于20℃时,容易引发病害。枯草层较厚的老草,由于菌源量大,发病重。此外,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气温高、施肥不当、冻害等不良因素都利于病害流行。 1.1.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改良土壤条件,避免雨后积水。适度修剪,高温有露水时不剪草,及时清除枯草层。合理灌溉,降低土壤相对湿度。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防止氮肥过量施用。选用耐病品种。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世高、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防治。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地区,用高浓度、大剂量的上述药剂进行泼浇或灌根处理。 1.2腐霉枯萎病 腐霉枯萎病又称油斑病或绵枯病,是一种发病迅速、破坏力极强的病害。它主要由禾谷腐霉和瓜果腐霉等引起的,可使所有草坪发病,但受害最重的是冷季型草坪。 1.2.1 症状 腐霉枯萎病的致病病菌可以在草坪草的各个生长时期对各个部位进行侵染。在种子萌发时染病,会造成胚芽发霉,不能出苗。出苗后染病会导致幼苗猝死;成株期染病,病株会自叶尖向下枯萎或自叶鞘向上呈水渍状枯萎,病斑为青灰色,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叶片手摸有黏性或油性感觉。根部受害时,呈褐色腐烂或无明显症状,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出现近圆形枯草斑。在高湿高温条件下,尤其是在清晨有露水时,病株及地面会有白色棉絮状疏松菌丝体,干燥后菌丝体消失,叶片失水变成干稻草色。 1.2.2 发病规律 高温高湿是腐霉枯萎病发病的主要条件,它的发病高峰期在6月中旬-9月中旬。当白天气温高于30℃,夜间气温20℃以上,大气相对湿度高于90%,且14 h以上时,腐霉枯萎病就会大面积发生。此外,土壤贫瘠、低洼积水、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氮肥使用过量等,均可引发病害。 1.2.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改善立地条件,避免雨后积水。合理灌溉,减少灌溉次数,控制灌水量,降低草地小气候相对湿度。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修剪,以避免病菌的传播。平衡施肥,避免氮肥过量施用。药物防治:高温高湿季节,应提前用世高、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乙磷铝或杀毒矾进行预防;发病后使用代森锰锌、乙磷铝、杀毒矾、多菌灵等药物对草坪喷施治疗。 1.3锈病 锈病是草坪草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它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早熟禾、黑麦草等禾本科草。 1.3.1 症状 锈病发病初期,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浅黄色斑点,随着病害发展,病斑数目增多,感病部位表皮破裂,从内散发出黄色至铁锈色的夏孢子堆或黑色的冬孢子堆。由于锈菌的危害,患病草坪草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降低,生长矮小,草坪稀疏,严重时可导致草坪死亡。 1.3.2 发病规律 过高的土壤和空气湿度是锈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阴雨连绵的天气最容易造成锈病的流行。不同锈菌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气温在17~22℃,相对湿度高于80%适宜锈菌生长。而当温度在20~30℃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尤其是叶片湿润利于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光照不足、排水不畅、低洼积水、修剪过低、偏施氮肥等也都是锈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1.3.3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合理灌水,要见干见湿,避免傍晚浇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锈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