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地水库消落带植物枫杨耐淹性特征分析
山地水库消落带植物枫杨耐淹性特征分析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等因周期性水位涨落而被淹没和出露成陆的区域[1-3],是由人为调控水库水位涨落而形成。消落带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是一种新生的生物地理带,具有拦截陆岸水土流失带来的大量泥沙,分解、吸收营养物质,防止水库水体污染,丰富库岸旅游景观等重要作用[4-6]。消落带植被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落带生态功能的发挥。而对水库消落带植被的生态治理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消落带适宜植物的水淹耐受机理。对水淹胁迫耐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植物是否适宜在消落带环境中生长。筛选适宜消落带水淹胁迫中生存的植物是消落带植被建设的关键。
枫杨(Pterocarla stenoptera)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分布于海拔1 500m以下的沿溪涧河滩、阴湿山坡地的林中,常见于河岸带和水库消落区中。本研究拟以原生长于长潭水库自然消落带的枫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水淹胁迫后光合作用和水势的变化,观察其耐淹能力,为浙江省水库消落带人工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3a生的枫杨(Pterocarla stenoptera)树苗,平均苗高110cm。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在2012年4月初将3a生的枫杨树苗移植到18cmtimes;14cmtimes;15cm的塑料盆钵栽培,每个盆钵装5kg土,每盆移栽1株枫杨树苗。于4月底将上述盆钵的枫杨树苗进行涝渍逆境试验,土壤水分含量水平分别为淹水(以淹没根部1cm为准)、土壤绝对含水量23%(对照)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有3个重复。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绝对含水量。
1.2.2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 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的测定采用美国LI-COR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仪测定。测定时,通过LI-6400 CO2钢瓶,控制CO2浓度在380mu;mol/mol,温度27℃,相对湿度60%,光合有效辐射(PAR)控制在600mu;mol/(m·s),测定各处理植株倒数第3片完全展开的叶片,植株叶水势采用美国Wescor公司生产的植物水势测定仪测定清晨6时的第三叶位的水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淹水对枫杨叶水势的影响 植物体内清晨叶水势的高低反映了水分供求关系,即受水分胁迫的轻重。从表1可以看出,在淹水胁迫下,枫杨植株的叶水势都比不淹水对照的要低,在淹水第10d时,淹水植株的叶水势从处理开始时的
-0.26MPa降到-0.41MPa,而对照的从处理开始时的-0.26MPa降到-0.31MPa,淹水处理比对照的降低-0.10MPa。到第30d时,淹水处理的植株叶水势上升到-0.29MPa,比对照-0.21MPa降低-0.08MPa。说明了枫杨植株对淹水胁迫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3 结论与讨论
浙江省大多数饮用水水库库区存在着很大面积的消落带,水库的水位涨落所带来的水淹和干旱加剧了消落带生境的破碎、植被的退化,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而在消落带中种植适生树种进行生态修复是一条有效的途经。其中乡土树种在维持库区的生态环境,确保库岸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枫杨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浙南地区溪流、堤岸和消落带中的乡土树种,因其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而被广泛用于护坡护堤的造林工程中[7]。本研究结果表明了在淹水过程中,枫杨叶片的各生理指标都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说明了枫杨树种能够适应在水库消落带水淹环境中生长。因此可以将枫杨树种作为浙南山地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中的首选树种。
参考文献
[1]陈法杨.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之我见[J].中国水土保持,2004(1):9-29.
[2]刁承泰,黄京鸿.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75-80.
[3]戴方喜,许文年,陈芳清.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6(12):6-8.
[4]R E Sparks,John C Nelson,Yao Yin.Naturalization of the flood regime in regulated rivers[J].Bio Science,1998,48(9):706-720.
[5] Sunil Narumalani,Yingchun Zhou,John R. Jensen.App 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o the delineation and analysis of ripari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