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茭白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docVIP

岳西县茭白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西县茭白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岳西县茭白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摘要:简述了岳西县茭白常见病虫害种类,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茭白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茭白;病虫害;种类;防治技术;安徽岳西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总面积2 398 km2,人口40.1万人。是典型的纯山区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年均无霜期213 d,降雨量1 445.82 mm,日照时数2 070.5 h,平均海拔600 m以上。境内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大气、土壤、水质均达到了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105国道、318国道贯穿县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于发展高山无公害、无污染的高山茭白,便利的国道保障了茭白的及时运输。岳西县的茭白生产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样板。2010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7 666.67 hm2,较2008年增长11.7%。高山茭白产量7.5万t,产值达1.4亿元。   茭白系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喜多湿环境,产品器官为肉质嫩茎。茭白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保健价值,具有降血糖,去烦热,止渴,消酒毒,利大小便,促消化等功效。食用菜谱上有焖、炒、煸、烧、凉拌等方法制作的几十种菜肴。根据收获季节的不同,茭白品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双季茭白,夏秋季采收,采收期长达5个月;一类为单季茭白,秋季采收,采收期只有1个月。茭白在田间又分为雄茭、灰茭和正常茭3种。   1茭白常见病虫害种类    茭白常见病害:一是锈病。叶反面初呈褪绿小点,后稍大,呈黄褐色隆起的小疱斑,为夏孢子堆,叶反面小疱斑破裂后产生黄色锈粉,为夏孢子,之后叶鞘和茎上也出现病斑,严重时全叶逐渐枯黄干死[1]。二是胡麻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散生许多褐色小点,后扩大为褐色椭圆形至长形病斑,如芝麻状,外围有黄晕,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渐向上部叶片扩展,病叶由叶尖向下枯黄,最后造成大片茭白叶片枯死。三是纹枯病。发病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椭圆形病斑,中后期扩大为云纹状,病斑中央黄褐色,湿度大时呈墨绿色;后为害叶片,感染肉质茎,病部有蛛丝状菌丝或小粒褐色菌核。四是茭白灰心斑病。在茭白叶片和叶鞘上形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梭形病斑,病斑中心灰绿色,边缘褐色。高湿时病斑中心产生灰绿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黄。茭白田常见虫害有:福寿螺、二化螟、大螟和飞虱等[2]。   2防治技术   2.1农业与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结茭整齐、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为种茭。二是水层管理。春栽时,保持浅水层,缓苗后保持较深水层,促进发棵和分蘖。分蘖后期水层加深,以控制无效分蘖。越冬期不能干旱,保持浅水层,如遇冰冻天气,应加深水层防冻。三是科学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为提苗分蘖肥,第2次为催苗肥,第3次为孕茭肥。四是中耕除草。一般在植株封行之前中耕除草2~3次。五是及时清除残枝病叶。茭白封行后应及时摘除黄叶、病株病叶,使田间通风透光。越冬前及时清除茭墩枯枝,齐泥割除,冬、春季灌水减少冬后虫源[3]。物理防治:在茭白田间防治虫害时大力推广使用诱虫灯、粘虫板。    2.2化学防治   防治锈病,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孕茭时禁止使用),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1 000倍液等喷雾,7~10 d喷1次,共喷3~4次[4]。防治胡麻叶斑病,可用12.5%烯唑醇乳油1 500倍液,或70%安泰生800倍液,或40%异稻瘟净600倍液,或25%使百克2 000~3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 kg/hm2,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孕茭前停止用药,防治3~4次。防治纹枯病,可先用井冈霉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对水喷雾。用5%井冈霉素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3%宝穗1 000倍液喷雾防治,药量均为750~1 125 kg/hm2,均匀喷雾,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药后15 d防效能保持在75%~80%。发病初期喷施异稻温净或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150 g/hm2,对水75~100 kg喷洒于地上部。井冈霉素为内吸性抗菌素,有治疗作用。也可用5%氨水剂400倍液,或5%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700~800倍液喷洒,10~15 d喷 1次,共喷2~3次进行防治。防治茭白灰心斑病,于发病初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三唑酮500~1 000倍液(孕茭期千万不可使用),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