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关键词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介绍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期及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留茬等方面的内容。
舒城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是双季稻北缘,属一季稻和双季稻混栽区。利用杂交籼稻进行再生稻栽培,是获取两季高产、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水热资源的好措施。2006年棠树乡再生稻面积发展到近100hm2。据笔者在三拐村的推广示范,面积6.6hm2,品种为Ⅱ优69,前季平均产稻谷7650kg/hm2,再生季平均产稻谷3600kg/hm2,两季合计产稻谷11.25kg/hm2,比单纯种一季稻多收获一季,比棠树乡双季稻均产10.5t/hm2增产稻谷750kg/hm2。
1再生稻的生长特点
再生稻是靠地上各节位的腋芽生长发育而抽穗结实的,它的腋芽在前季稻成熟前就已开始伸长分化。前季稻地上各节都有一个腋芽,越在上节位的腋芽,生长发育越早,同株上节位的腋芽对其下节位腋芽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的抑制现象(顶端优势)。为了促进腋芽生长发育,宜在前季稻抽穗后15d左右增施肥料,供给腋芽足够的营养需要。此外,留茬高度与再生成穗率呈显著的正相关。据笔者观察:齐泥割的,腋芽死亡多,成穗率极低,留茬15cm的再生穗率达70%,留茬30cm的再生成穗率达90%。
2栽培技术
2.1播期及品种选择
再生稻栽培在我地关键是把好再生稻的安全齐穗关。根据我县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杂交籼稻的安全齐穗期为9月15日,随着水稻补偿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前季稻的播期已有较大的提前,我县前季稻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前季稻生育期为145d左右,再生稻生育期为60d,两季稻生育期共205d。再生稻在前季收割后25d左右抽穗,从而能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品种上一般选用耐肥、秆壮、后期不早衰、再生能力强、生育期相对稳定在145d以内的杂交组合。如适合我地栽培品种有Ⅱ优69、汕优63、丰两优一号、国丰一号等。
2.2培育壮秧
早春气温低,要采用薄膜低拱架覆盖旱育技术育秧,秧本田比为1∶30。头年秋后及早准备苗床,并进行培肥,培肥方法:干耕干整干施肥的全层施肥法,使碎秸秆、杂肥等有机肥充分腐烂、熟化,避免肥害死苗。播种前10d调酸施肥,施尿素300~5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氯化钾400kg/hm2,使肥料充分均匀地拌和在0~15cm土层中。苗床畦宽1.2~1.4m,长8~10m,畦沟宽与深为20~30cm,播前浇透水,同时每平方米用敌克松2~4g对水喷施消毒。播量为450kg/hm2,催芽露白即可播种,一叶一心期喷施15%多效唑2kg/hm2(浓度300mg/kg)。出苗后注意搞好苗床温、水、肥的管理,培育壮苗。
2.3前季稻大田栽培的关键技术
2.3.1施足基肥,增施磷肥。在前季稻中增施磷肥,能提高前季稻茎叶中贮存的干物质及氮、磷营养成分,有利于再生芽成活,芽苗萌发早,齐穗早,使再生稻得到较多的高温天气,从而再生叶片光合产物多,增加产量。前季稻基施复合肥750kg/hm2、过磷酸钙125kg/hm2。
2.3.2统筹兼顾,插足基本苗。再生稻株高有限,而且叶形缩小,不会产生相互遮光现象,穗数越多光能利用率越高。因此,前季稻栽插密度要统筹考虑,尽可能插密一些。适宜的密度为16cm×23cm,丛插带蘖壮秧1粒谷或不带蘖2粒谷。基本苗不少于50万苗/hm2。
2.3.3科学追肥,适时烤田、搁田。在栽后7d左右用30~45kg/hm2尿素挑施三类苗促平衡。栽后50d左右施穗肥,施尿素150kg/hm2;前季稻齐穗后15d左右施促芽肥,此时再生稻的倒二芽已开始抽穗分化,施尿素225kg/hm2;够苗烤田,一般栽后25~28d或280万苗/hm2时烤田。大田要开围沟和中沟彻底烤田,减少病害,保持后期植株健壮;搁田在收割前15d进行,方法是堵死进水口,让大田自然落干,使得收割时田面湿润,但脚不粘泥。
2.3.4防治病虫草害,确保两季高产。我地需要防治的主要病虫有二化螟一代及二代、稻蓟马、稻飞虱和纹枯病。选择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在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用药,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化学除草,在插后7d用18%苄·乙可湿性粉剂80~120kg/hm2拌土撒施。
2.4收割留茬与后期管理
2.4.1收割留茬。为保证再生芽早发快发,要掌握好前季稻的收割时期,一般在黄熟收割最佳,收割时使稻桩和根系不受伤害,稻茬要尽可能平整一些,雨天不收割。留茬高度与腋芽再生成穗呈正相关,应当留高茬。高茬不但能留住茎秆中的营养供再生芽生长,而且能留住长势最强的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