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催化环氧化物聚合诱导期的研究.PDF

双金属催化环氧化物聚合诱导期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金属催化环氧化物聚合诱导期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20卷第5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1.2o,N。.5 2004年 9月 POLYMER MATERIALSSCIENCEAND ENGINEERING Sept.2004 双金属催化环氧化物聚合诱导期的研究 吴立传,余爱芳,张 敏 ,陈立班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50) 摘要 :用观察反应体系压力变化的方法测定了不 同条件下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 (PO)聚 合的诱导期。发现诱导期与催化荆的结构组成 、反应温度 、体系中水分含量、分子量调节剂和溶剂的种类 及用量等 因素有关。适当地提高聚合温度 ,严格控制体系中水分含量,并选择合适的分子量调节剂和加 料工艺均能够有效地缩短诱导期 。 关键词:双金属催化剂;聚醚 ;环氧丙烷 ;诱导期 中图分类号 :TQ31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04)05.0085.04 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 (简称 DMC)用于 在干燥 的带压力表的0.1L高压釜内,加 环氧化物 (通常为环氧丙烷)聚合 ,近二十年来 入适量的DMC催化剂和非挥发性物料,抽真 引起 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相对于酸、碱等催 空,充氮气 。将釜放置恒温油浴中,经充分预热 化剂,DMC具有催化活性高,合成的聚醚产物 至设定温度 (除特别说明外均为 105℃)后,用 不饱和度低、分子量分布窄等独特优点。但该催 压力针筒迅速注入计量的PO与其它挥发性物 化剂在催化聚合时需经过几分钟至数小时的诱 料,开动电磁搅拌 ,记录釜 内压力随时间的变 导期[2],并且诱导期的长短严重影响到聚醚的 化。绘制压力对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如Fig.1)。 质量 (如不饱和度、分子量分布等)和生产周 曲线上的A点为加料时刻。AB段和BC段对 期L3]。有研究E3.4]认为,诱导期与催化剂的制备 应于所加物料的升温过程。反应起动后 ,体系压 工艺和体系 中的水分等杂质含量有关,但尚未 力下降。因反应物浓度不断降低,压降速率逐渐 有系统的报道。考察各因素对诱导期的影响规 变小(如图示C点至D点)。根据体系传热等因 律不仅有助于探讨诱导期的本质 ,还为寻求缩 素不同,有时BC段那种压力急升的情况也可 短诱导期的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因而在理论研 能不 出现。为统一起见,定义从投料完毕 (A 究和工业应用上有着重要意义。 点)至釜内压力开始下降(C点)之间的时间t。 为诱导期 。 1 实验部分 1.3 水分测定 1.1 主要原料 各 种 原 料 中 的水 分 按 照 国家 标 准 各种溶剂、起始剂及环氧丙烷 (PO)均用活 GB12008.6—89,用卡尔 ·费休 (KarlFischer) 化的3A分子筛多次干燥。溶剂为分析纯。PO 法在 KF一1型水分测定仪上测定 。 为工业级。各种起始剂中,低分子环氧丙烷聚醚 PPO用BF。法制备后提纯 ,其余为化学纯。所 2 结果与讨论 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按文献E5] 2.1 诱导期测定的简便方法 自制 。 通常,诱导期通过聚醚实际合成的全套操 1.2 反应诱导期的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