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关(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PDF

复旦大学关(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PDF

  1. 1、本文档共1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所遵循的学科、专业划分及名称,应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和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 以最新通过的《复旦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所列的学科、专业名称为准。 制(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合理设置和调整、优化学科研究方向。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置以国家最新颁布的目录为依据,其专业属于二级学科。 1. 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应在突出本学科已有特 色和优势的同时,密切关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并力 求体现前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适应我国经济 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适应 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使本学科研究生的培 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2. 对同一专业内所设置的研究方向,应在总体上对本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 一定范围的覆盖面,既不宜过窄,又要避免重复。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应力求相对稳 定,还应根据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已经有所扩大的学科范围,注意新研究方向的开拓。 鼓励设置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学科专业间的合作、交叉与渗透,特别是促进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二、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 1. 培养方案应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要求,对本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培养目标 从德、智、体等各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要求,既要体现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高层 次性,以及专业性较强等特点,更要注意所培养的人才对今后介入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 较大的适应性。 2. 培养方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 本学科对不同规格类型研究生培养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要求。 三、按照拓宽基础理论和知识面的要求,以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或教学体系)为目 标,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 1 1. 总体要求和基本出发点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 识学习要求的具体化。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总体设计要体现下述原则: (1) 课程设置应该首先考虑本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结构的要求;要着眼于 21 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需要,调 整和更新有关课程的内容,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各个学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对 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适用对象及教学要求(包括课内外学习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 尤其是对加大课外的阅读量、工作量和训练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 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学科知识面及相关的能力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有所侧重, 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如硕士课程与博士课程、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 ,从而真正形 成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或教学体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还要注意与本科生课 程之间的区分和衔接。 本次按本基本要求制订和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对象是:国家第十批学位授权审核 前我校所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待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完 成之后,研究生各类课程的编号将与本科生课程的编号逐步统一起来。 (2) 课程设置对本学科的基本领域应有一定的覆盖,要着眼于一级学科(或学科群) 的范围,建设适应面较宽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同时也要重视设置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相 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 (3) 研究生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关键是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本着改 革的精神,瞄准一流目标,把课程建设与有关的师资培养与管理的改革结合起来,充分 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的作用,克服导师包揽本人指导的研究生的所学课程等 情况。 (4) 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应该加强对研究生文献阅读与检索能力的培养。培养方 案应列出本学科研究生在学期间必读(也可以部分作为选读) 的主要经典著作的书目、主 要的专业学术期刊名称等,同时须对考核的具体办法做出规定。既可以将学位课程指定 的文献阅读纳入考试范围进行考核;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或通过讨论班,或读书 报告的形式,或结合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论证报告进行考核。 2 2. 课程的类型和要求 (一) 必修课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