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艺民俗

你小时候玩过什么游艺?请回忆一下。你能列出家乡的多少种民间游艺活动? 一、游艺民俗概述 1.乌丙安认为:凡是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论是口头语言表演的,还是动作表演的,或用综合艺术手段表演的活动,都是游艺民俗,游戏、竟技也不例外 。 2.一定区域内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并且世代相传的,含有竞技特征但排除在正式比赛项目之外的能够带来充分娱乐效果的游艺活动。 二、民间游艺娱乐的起源 1.起源于宗教。“龙舞”常与“求雨”相联系。 2.起源于巫术。上刀山,爬刀梯。 3.起源于劳动。投掷,射箭,骑马。 4.起源于兵事。相扑,击鞠,围棋,风筝。 三、传统民间游艺的特性 1、阶层性 2、地域性 3、民族性 4、称谓的儿化 5、喜庆性 6、自发传承性 四、民间游艺娱乐的功能 (一)教育少年儿童 1.智能的培养:拉大锯,拍手歌,猜拳 2.体能的锻炼:拔河,跳皮筋 3.人格的塑造:荡秋千,捉迷藏 (二)调剂大众生活:下棋 (三)增强群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内蒙古那达慕,西北花儿会 游戏功能 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土)为饭,以涂(泥)为羹,以木为 (肉块)”,类似今天 “过家家”游戏。 《礼记?学记》中写道:“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王守仁:“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五、传统民间游戏分类 (一)少年儿童游戏 (二)成人游戏 (三)社火杂艺 五、传统民间游戏分类 (一)少年儿童游戏 1.捉迷藏 元伊世珍在《琅嬛(huán)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载唐明皇和杨贵妃玩此游戏的场景:“明皇与玉真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相互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宫人抚掌大笑。一夕,玉真于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与上戏,上屡捉屡失,玉真故与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已而,笑曰: 我比贵妃更胜也。 ” 捉迷藏 捉迷藏  民间儿童集体游戏。先由数人手拿手的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人用手帕包住双眼,游戏开始后,蒙住双眼的顺着声扑捉,如捉住即胜,可换另一个人再捉。 (一)少年儿童游戏 2.踢毽子 古称“跳百索”。早在明代已流行。沈榜《宛署杂记》载;“以长绳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或为索所绊,听掌绳者以击之为罪,名曰;跳百绳。清代仍流行,并传承至今。其跳法有一人自抛绳自跳,记数论胜负。亦有两人抛绳一人跳。或单脚跳、双脚跳。还有两人用两根绳交叉而抛,一人在中间用双脚跳等。 (一)少年儿童游戏 5.抖空竹/show/g7AWbqPnP76M74KFQ6-WQw...html?from=my 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证明此游戏在中国已有较久的历史。普通空 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孔四、五个不等,孔内用木片作笛以利发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的中段稍细。空竹除木制、竹制外,亦有用茶壶盖等器皿作代替物的。把空竹悬于系在两根小棍顶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棍来回拉动,便可产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 7.老鹰捉小鸡 由数人组成,首先由一人自称老鹰,其余人排成纵队最前面的人伸开双手挡住老鹰,第二人双手捏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后面依次的串起来,然后由老鹰来抓最后的那人,玩时忽前忽后,时左时右,直至抓住最后的一个为胜。 (一)少年儿童游戏 8.掩雀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三味书屋》 (一)少年儿童游戏 9.捉虫 (一)少年儿童游戏 11.翻花 翻花绳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 清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梅女》中就有这方面的描写。封云亭与梅女因长夜难遣,聊为交线之戏。此处所指的交线就是翻花。二人“促膝戟指,翻变久良”,“愈出愈幻,不穷于术。封笑曰‘此闺房之绝技也’”。翻花绳使用的工具很简便,只需三尺左右线绳一根,打结,呈环状。可一人玩,也可二人玩。借助双手,通过勾线翻动,可挑翻成各种图案,如:动物、植物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动静结合,维妙维肖,妙趣横生。 (一)少年儿童游戏 12.捉中指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