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大学辅导教材.pdfVIP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大学辅导教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总   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凝聚了时代最优秀最珍贵 的精神财富,成为 真正的时代精神 的精华 ,人类文 明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仅把伟大 的认识工 具给 了人类 ,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成为工 人阶级制定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依据 ;而且使哲学的发展发生了划 时代的转折,成为现代哲学开端的体现者。在哲学的当代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同样肩负着代表哲学发展主流、推动世界哲学发 展 的重要使命 。为了对这些 问题有较为深刻 的理解 ,本章遵循人 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线索,在阐述哲学一般性问题的基础上,着 重阐述马克思主义 的哲学革命及其深远意义,并展望当代哲学发 展的前景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作出的新贡献 。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哲学 的特征与功能 哲学的特征是哲学之为哲学的标志,哲学 由于其特征的显示, 引导人们从哲学 自身体验它。哲学的功能同样在于显示哲学,使 人们进一步理解它。哲学的特征、功能之所 以能显示哲学,在于 一切显示都是在关系和比较中实现的, 因此这种显示可以将哲学 与其它学问区别开来,进而加 以把握。为此,我们将从哲学与科 学、哲学与文化、哲学与时代 的关系考察 中,了解哲学的特征、功 能,了解哲学。 第 2 页 (一 )哲学与科学 是先由 哲学一词是对古希腊被称作“爱智慧”的学 问的意译, 日本学者借用汉语“哲 ”和“学 ”二字转译 的, 后被 中国学术界所采 用 ,因为汉语“哲 ”字也是智慧、聪 明的意思。因此就词源和字面 的 意义来看,哲学是“爱智之学 ”,是“爱智之忱 ”的结果 。也因此哲学 向来被视为“智慧学”、“聪明学 ”,并从其诞生之始一直为人们所敬 仰。 但是,不仅哲学,应该说任何一 门真正的科学都可 以给人们某 种启迪,增强人们的智慧, 使人们聪明起来。而只有哲学被称为智 慧学,并且从哲学的原始发生和最初把握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都是将哲学视为一种人类聪明起来的文化活动。这就显示哲学的 智慧包有特殊的内涵。 一般来说,哲学的智慧在于提供人们思考和理解 问题、最终解 决问题的智慧。但不是给出各种具体 问题的答案 而是为一些带有 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提供分析思考的视角和思维能力,提供无穷无 尽、寻根 问底式的思考方式。这些 问题诸如:万物 的本原是什么,存 在之为存在 的根据何在, 人对世界的认识何 以可能,人与周围世界 的关系怎样,什么是人 的本性,人类生存状态如何把握等。历史上 最初的哲学便产生于人们对事物的原因乃至万物本原的追 问中。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之为哲学在于一种终极的关怀,在于哲学追究 生活信念的前提, 探索各种知识的根据,从而表 明哲学是一种探究 的学问,哲学的智慧是一种最高智慧。 与此相对照,各 门具体科学都 以表象所直接接受的客观事物 为对象,并且都只关注某一特定的客观对象,其任务在寻求对于特 定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解释,其存在方式是 以逻辑化、体系化再现特 定客观对象的本质、结构和规律,其功能是借助实证方法发现和证 明各 自领域的真理。所以,科学提供的是一种具体智慧。 诚然,作为最高智慧的哲学,需从各种具体智慧中吸取营养, 因此哲学既有别于科学又离不开科学。从宏观上,就哲学与科学均 第 3 页 属社会意识形式而言,哲学与科学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而从 微观上,就哲学创造而言,哲学要建立 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 式。哲学把握世界的特有方式是对思想的反思。所谓反思,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