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英国家畜
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英国家畜
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
萧乾
(原载于1941年3月15日重庆《大公报》)
也许读者看过题目会说,这成什么通讯了,家畜也上了台!你想的大约是我们那些吃干鱼啃光骨头——甚而只吃人中黄的猫狗。如果真是那样,我也不浪费你的时间、报纸的篇幅和飞机里宝贵的空间了。但人家的家畜不但是娇种而且还是灵物呢。约克郡的欧地昂电影院放映狗明星斯古毛主演的影片时,观众大半都是大小各色的狗绅士们。《每日邮报》上说,演到艳情部分,那些四足观客还屏息静气地不住赞赏,演到英勇处,数百只狗也齐声吠了起来,以示喝彩。而英国广播电台在纪念“家犬登记日”之前夕,就真地请狗明星广播过。它们不配吗?一位读者在《观察家》(周报)上说,他的狗对流行的舞曲毫无兴趣,但每播放贝多芬音乐,必半阖上眼睛倾听。上海是有狗饭店的,这里还有狗公寓。而且贝尔先生说,他的狗如闻到德国的肉,即使是一块最肥嫩的,也不下口;但如告诉它是“英国的”,立刻就摆摆尾巴吃了起来。狗在英国还不是阔人的专利。几乎每人一只。那是说父亲一只,儿子一只,而且男主人散步,女主人买菜,爱犬都形影不离。公园也是狗士们的社交场所。
读者或者仍不以为然。至少,你可以问,狗和战争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又不从军参政。可你这就问着了。先不说警犬对巡逻通讯的用处,你可曾知道人家这儿有专为狗准备的防空壕,救护车?报纸上在报道家畜们的英勇时,同人一样标以大字。须记得,家畜在英国家庭生活中是不可分的一个成员。著名女作家吴尔夫夫人就曾把十九世纪女诗人勃朗宁夫人的爱犬弗勒施作为一部作品的主角。难道我们不能由这些四足英雄们窥视一个民族的特性吗!
六月底,英国为追捕降落的纳粹伞兵,特别派民团在中部山陵地区巡逻。那时正有一批疏散到湖区一带的难狗,军部就下令先拨出五百只狗作为民团巡逻时的伴侣。当一个炸弹从房顶穿下时,正吃晚饭的一对夫妇就双双钻到桌子下面去。(怪不得昨天走过一家木器店,看到一张楠木桌,上写:“此桌足以顶住三层楼之重压。”)这时,那主妇在喘息间还问:“米妮(猫)哪儿去了?”老爷说:“她有九条命,我可只有一条!”
多少人为了猫狗违犯了灯火管制而受罚。一位贵族太太被罚五镑。开战以来直到今天,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家畜究竟是否可以带入防空壕。在英国中部,人民表示,如果官家不许,他们宁可呆在家里挨炸。
这一点,读者可能认为未免太过火了,然而这是去年十一月十一日晚上的事。一个叫陶宝的爱狗者应征入伍。十日那天,兵营特放他两天假,他同一个叫克拉克的小姐结了婚,去著名消暑胜地“黑池”海滨去度蜜日。那晚他去接他的新娘回家(次日他们便须分手)。他沿沙滩走着,忽然看见一簇本地人用绳竿救一只落海的狗。他即刻跳下海去营救。数小时后他被拖上来时,已是一具臃肿的尸首了。新婚后十八个小时!而且是空军下士!这在别国引起的也许是惋惜,或一声“蠢!”但这可是次晨《每日新闻》的头条英雄新闻。
记者去冬即报告过在动物园的“蛙宫”内,曾见四五个军官围着一只青蛙。我们四川产的熊猫到伦敦后,一直轰动了几年。写它的书,编的童话,用它的照片做商标的糖果,到处都是。报上常见到熊猫某日疏散了,空袭一松下来,熊猫又返回伦敦了。后来它又被疏散到安全地带了。
英国还有一种雅兴:观鸟。要是像我们那样把鸟囚入笼中沿街提着,不罚款也必受路人唾骂。他们是偷偷地“看鸟”。剑桥基督学院的院长便是有名的观鸟家。他的二小姐(我的高足)告诉我,他们每年暑假都去苏格兰高原深林中搭帐篷,日日夜夜守着,以便观察鸟的动静,并摄影。她说,要住多日,使它们习惯了才好照像。这种狂热可贵吗?开战前,哈密尔顿公爵夫人在《新闻纪事报》上写道:“我相信惟有爱畜,战争方能消弭。盖如吾人珍爱犬马飞禽至此,又焉忍互相残杀?”
以上都是记者旁插,且说英国家畜究竟受了战争什么影响呢?此话不问则已,一问就非同小可。比方说,巴雷地方某牛奶厂老板杰姆士被订户起了诉,说他送的奶脂肪成分比以前少了百分之十三。在法庭上,杰姆士的女助手说,自从有了空袭,牛奶就减产了。第一天,二十一头牛中,仅有四头的奶未减成色。而且一闻警报,它们都即刻伏在栅里。于是,法官宣告被告无罪。再说,战时和军火同样重要的饲料,其节省和管理,当然是件大事了。然而这里,家畜就成为一个尖锐问题了。德国自宣战以来,即大批杀狗。英国一般“国家至上”的公民也竭力提倡。如某爱犬家致函《图画邮报》,表示自愿杀掉心爱的三条牧羊犬以节省粮食。他立刻受到攻讦。一封信说:“亏得你的牧羊犬不识字!”(丰子恺先生的口气!)另一位飞将军夫人就报起她的爱犬的大功:“(一)我丈夫在空军服务,极少回家,狗既看家又陪伴我。(二)每日捕食大小老鼠一百零八只!(三)捕兔,每晚平均可捕九只,而统共每日吃的食物只值六便士。杀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