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洪水过程线及选取.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型洪水过程线及选取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选取典型洪水的原则,是本着对水库防洪不得,选取峰高量大,主峰段洪量集中的洪水。本着上述原则,分析了黄前水库1964、1984、1994、2000年典型入库洪水过程及各时段洪量。各场洪水的峰、量情况见表3-7,过程线见附图6至附图9。 表3-7 黄前水库典型洪水峰量情况表 洪水场次 Qm W6 W24 W72 W6/W24 (年、月、日) (m3/s) (104m3/s) (104m3/s) (104m3/s) (%) 1964.9.12 1850 2011 3012 3443 66.8 1984.7.11 1039 3108 2044 2751 52.9 1994.6.29 1150 1657 2537 3101 65.3 2000.9.9 1530 1370 3412 3876 40.2 从表3-7可看出,1964年9月12日和1994年6月29日洪水,峰高量大,主洪段前洪量较大,比较适合作为典型洪水。但从洪水最大24小时洪量中峰前段洪量所占比重情况看,1964年洪水为29%,而1994年洪水为34.1%,后者对水库的设计偏于安全。因此,1994年6月29日洪水过程作为典型洪水。典型洪水过程线见表3-8。 时序 流量 时序 流量 时序 流量 时序 流量 时序 流量 0 2 15 130 30 60 45 32 60 19 1 20 16 128 31 58 46 31 61 17 2 50.8 17 158 32 52 47 30 62 15 3 210 18 160 33 50 48 25 63 13 4 620 19 108 34 49 49 24 64 14 5 1000 20 105 35 46.6 50 22 65 15 6 1150 21 97 36 45 51 21 66 16 7 920 22 84.8 37 44 52 22 67 16 8 565 23 81 38 43.5 53 23 68 18 9 400 24 79.5 39 43.2 54 25 69 17 10 300 25 72 40 40 55 25 70 15 11 235 26 67.1 41 39 56 25 71 14 12 180 27 66 42 38 57 25 72 14 13 153 28 65.9 43 33.4 58 25     14 140 29 62 44 32 59 20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采用同频率放大法将典型洪水进行放大,推求得各项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放大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为设计洪峰流量及3小时、6小时、24小时、72小进洪量。 、、、、—为典型洪峰流量及3小时、6小时、24小时、72小进洪量。 、、、、—为洪峰流量及各控制时段洪量的放大系数。 黄前水库三各方案的各种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3-9~表3-11。 洪水调节计算 第一节 基本方法和洪水调节原则 基本方法 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及水库蓄泄关系逐时段求下泄流量及蓄水变化过程。其公式为: q=f(v) 式中:Q1、Q2—时段初、时段末的入库流量,m3/s q1、q2—进段初、进段末的出库流量,m3/s v1、v2—时段初、时段末的水库流量,104m3 Δt—时段长(取Δt=1小时) q=f(v)为水库蓄水量与泄量之间的关系。本次调 洪计算的q=f(v)关系采用黄前水库“三查三定”汇编资料(1982年12月,泰安市水利局编)。黄前水库水位~库容、泄量关系见表6-1。 黄前水库水位~库容、泄量关系表 水位(m) 库容(104m3) 泄量(m3/s) 备注 201 2730 0 1、本表摘自《泰安市中型水库“三查三定”资料汇编》。 2、高程基面为黄海基面。 3、泄量为溢洪闸流量。 202 3090 108 203 3470 307 204 3880 564 205 4320 868 206 4790 1204 207 5290 1596 208 5810 1995 209 6350 2450 210 6930 2940 211 7530 3430 212 8150 3969 212.17 8250 4050 213 8800 4500 二、洪水调节基本原则 黄前水库是泰安市的重点中型水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水库大坝距泰安市区和京沪铁路16km,距辛泰铁路和莱泰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10km,保护下游农田50万亩和30万人口,防洪任务重大。根据水库历年防洪安全检查记录及实测河道断面,核算现有河道的最大过水能力为1500m3/s,此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