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探索原子及奥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X射线、放射性、电子的发现过程;
2.掌握原子结构理论的基本模型;
二、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三、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授课
四、学时分配:1学时
五、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理论的基本模型
六、思考(作业):
1.在探索原子的奥秘的道路上有哪些科学家为此做出了贡献?
2. 你是如何看待“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
七、辅导安排
随堂辅导
八、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探索原子的奥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著名科学家进行了“接力赛”.他们前扑后继,苦心探寻,终于揭开了原子的奥秘。
在19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物理学上出现了使科学家们感到十分惊讶的三大发现:1895年12月2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一l 923)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1852—1908)发现了放射性;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1859—1940)发现了电子。物理学上这三大发现,最终使人类打开了原子的大门.
一、X射线的发现
x射线,因为是伦琴发现的,所以也叫“伦琴射线”。现代医学用它来透视人体,诊断疾病。这种使人类获得重大利益的射线的发现是在一次科学的机遇中完成的。
1895年l 2月的一天,伦琴正用克鲁克斯管做实验,他偶然在附近放了一包密封的照像底片,事后,他发现底片感光了。“这是怎么回事?” “密封的底片为什么会在射线管旁边感光呢?”伦琴思考着。伦琴是一个观察敏锐的人,他心细而善于思考问题,他对这样一个怪现象不是轻易地放过,而是采取了极为严肃的态度。
伦琴把用很厚的纸多层包裹好的新底片对准克鲁克斯管进行实验。他惊异地发现,胶片又感光了。经多次重复实验,结果都一样,所以他断定:阴极射线管会发出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射线,这种射线肉眼看不见,但是能用实验装置测试到。
伦琴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对他发现的新射线又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这种新射线穿透力很强,它能穿过人的衣服、肌肉,但不能穿过骨骼。伦琴在做实验时,无意中用手去遮挡射线,他在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手,手的肌肉和皮肤部分轮廓微弱、模糊,但骨骼的线条却非常清晰,他试着弯弯手指,握握拳头,屏幕上的手也跟着动作。伦琴高兴极了,他首先用这种射线拍下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这是一只纤细的手,透明的手,手的小指上还带着一只戒指,看到这张照片的科学家无不大吃一惊。
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伦琴。此后,“伦琴射线”就广泛地进入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伦琴,1845年3月27日生于德国的雷姆沙伊德 ,后来曾到荷兰和瑞士接受高等教育。1870年以后,他在德国乌兹堡大学物理实验室担任助教。此后,他就正式开始了科学生涯,他一生贡献极多,曾经获得许多荣誉,获诺贝尔奖后,他把奖金全部献出,用于乌兹堡大学的科学研究。1923年2月10日,伦琴在慕尼黑逝世,终年78岁。
伦琴射线发现以后的第二年,放射性就发现了。
二.放射性的发现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1896年对一种名叫硫酸钾铀酰的荧光物质进行研究。他原来是想研究一下,这种物质是否会放射出伦琴发现的X射线。他把这种物质放在用黑纸包好的照像底片上,用阳光来照射,想让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激发荧光。如果激发出的荧光含有X射线,就会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这样做之后,他发现底片感光了。起初,他以为荧光中真含有X射线。但是说来也巧,有一次他本来还继续做实验,但遇上了阴雨天,使实验无法进行,他便把上面放着几块荧光物的照相底片放在抽屉里。但一连几天,天气也不晴。
他在1896年3月1日,试着把底片冲洗出来,想看看有没有新情况,结果却使他大吃一惊,照相底片照常感光了,而且感光的强度很大。此后,他又经多方实验证明;底片感光是硫酸钾铀酰中的铀造成的,终于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贝克勒尔,把放射性现象叫做贝克勒尔现象,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居里夫妇,就是通过研究贝克勒尔现象而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
后来,人们在贝克勒尔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才知道,放射性物质可以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带两个正电荷的氦核的粒子流;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γ射线是波长比X射线更短的电磁辐射。
贝克勒尔因发现了放射性现象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获得了许多其他荣誉。
贝克勒尔1852年12月15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早年学习桥梁建筑学,并得到了工程师的资格。后来改行研究物理,1888年获得了博士学位。第二年就进入了法国科学院。1895年担任了法国工业大学物理教授。1908年任法国科学院院长,1908年8月25日逝于不列塔尼施皇家的行宫里, 终年56岁。他的逝世 ,不仅是由于疾病的不幸,而且也受到一定程度放射性的伤害。
放射性发现的第二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