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部分:加氢基础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 通用基础油
第2部分:加氢基础油
Q/SY 44.2—2002 润滑油基础油 通用基础油 第2部分:加氢基础油
前 言
Q/SY 44是《润滑油基础油》系列标准中的第一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由两项标准组成,各项标准又分为若干个部分。该系列标准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如下:
润滑油基础油 通用基础油 第1部分:溶剂精制基础油
第2部分:加氢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 专用基础油 第1部分:变压器油
第2部分:冷冻机油
本部分为Q/SY 44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克拉玛依润滑油厂、大庆润滑油二厂、兰州润滑油厂、大庆炼化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付兴国、马勇、郭勇刚、伏喜胜、马书杰、黎素平、戴益、苏雨、王世珍、宋玖林、雍新民、方红彬。
Q/SY 44.2—2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 通用基础油
第2部分:加氢基础油
1 范围
Q/SY 44的本部分规定了加氢基础油的分类标准、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经加氢(包括全加氢或混合加氢及异构脱蜡等)工艺生产的基础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 分类
3.1 加氢基础油的分类
加氢基础油按粘度指数的高低分类,详见表1。
表1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项 目 很高
粘度指数
120≤VI<140 高
粘度指数
90≤VI<120 中
粘度指数
40≤VI<90 低
粘度指数
VI<40 通用加氢基础油 VHVI H HVI H MVI H LVI H 低凝加氢基础油 VHVIW H HVIW H MVIW H - 3.2 粘度等级牌号的划分
润滑油加氢基础油的粘度等级按赛氏通用粘度划分,其数值为某粘度等级基础油运动粘度所对应的赛氏通用粘度整数的近似值。低粘度组分称作中性油,粘度等级以40℃赛氏通用粘度[秒(s)]表示;高粘度组分称为光亮油,粘度等级以100℃赛氏通用粘度[秒(s)]表示。
3.3 代号说明
润滑油加氢基础油的代号由表示粘度指数高低的英文字母加H组成(“H”是Hydrotreating的英文字头,用于表示其加工工艺为加氢处理。另外特别说明:在代号中前一个“H”含义是“高”,后面的“H”含义是“加氢”)。
“VI”表示“粘度指数”;
“VH”表示“很高(Very High)”,“VHVI H”表示“很高粘度指数加氢基础油”;
“H”表示“高(High)”,“HVI H”表示“高粘度指数加氢基础油”;
“M”表示“中(Middle)”,“MVI H”表示“中粘度指数加氢基础油”;
“L”表示“低(Low)”,“LVI H”表示“低粘度指数加氢基础油”;
“W”为“Winter ”的英文字头,表示低倾点特性,“VHVIW H”表示很高粘度指数低凝加氢基
础油;
Q/SY 44.2—2002
“BS”为“Bright Stock”的英文字头,表示光亮油,“HVI120BS H”表示高粘度指数120号加
氢光亮油。
4 技术要求
4.1 分析项目说明
4.1.1 外观试验补充规定:将油品注入100mL清洁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有争议时,将油温控制在25℃±2℃以下,应均匀透明。
4.1.2 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试验补充规定:
——加入0.8%T501。采用精度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质量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15min,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建议抗氧剂采用符合SH 0015规定的一级品。
——试验用铜丝应使用一次即更换。
4.2 LVI H(低粘度指数加氢)基础油
LVI H基础油分为Ⅰ、Ⅱ两档,其中Ⅰ档油主要用于工业白油和橡胶用油,Ⅱ档油主要用于工业用油。Ⅰ档油的技术指标严于Ⅱ档油,技术要求见表2和表3。
表2 LVI H(Ⅰ)基础油的技术要求
项 目 LVI H(Ⅰ) 试验方法 60 250 500 750 900 运动粘度,mm2/s 40℃ 9~11 44~53 90~110 135~<165 165~198 GB/T 265 100℃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外观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目测 赛波特色度 ≥28 ≥28 ≥28 ≥28 ≥28 GB/T 3555 闪点(开口),℃ ≥140 ≥180 ≥200 ≥210 ≥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0课《落日的幻觉》(共41张PPT).ppt
- 第20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333333.ppt
- 第21~22讲 信号的运算(7.1~7.2).ppt
- 第21篇—13页—黄新元--大中型锅炉降低锅炉热损失的运行措施及改造实例.doc
- 第22讲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学案设计.doc
- 第1课时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ppt
- 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2.ppt
- 第1部分1-21课时-英语-江西版.ppt
-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语文版七上).ppt
- 第22课_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ppt
-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提升.docx
- 甲烷掺氢管道压力振荡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pptx
- 2025年耐热瓶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 Word版无答案.docx
- 异地商会在企业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ocx
- 金华市一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套高端进户门技改项目环评报告.doc
- 网络可靠性增强技术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耐磨涂料添加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 跨文化交流中的信息共享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pptx
- 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Understanding ideas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