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多岁应该学什么本事,才能避免40岁失业?
20多岁应该学什么本事,才能避免40岁失业?
大概6-7年前,我服务于一家财富500强外企。我的上司——市场总监,在那一年没得到续约合同。
他的父母年事已高,孩子还在读书,却在已近不惑之年时被生活狠狠地砸了一记闷棍。
来自Intel的数据显示,美国2016年裁掉的员工中有近八成超过40岁,超过40岁被裁掉的几率是40岁以下员工的2.5倍。
40岁,倘若没有身居要职,那么他的经验通常可以被30岁的人取代,但相比之下,其薪水更高、执行力更差,生活牵绊却更多。
企业不是做慈善,老板始终会考虑成本收益先于情分。
对大多数人来说,40岁无疑是一道坎,尤其科技公司和新兴互联网公司,“中年危机”来得就更早了。
如今,我也勉强混到了总监,和刚毕业的年轻人聊天时,经常听到不少青年才俊,目标都直指“40岁实现财务自由”。
然而从概率上来说,一个很可怕的事实是:40岁失业比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高多了。
2017年1月出炉的胡润报告显示,中国的财富自由门槛继续爬升,比去年上涨50%,其中一线城市高达2.9亿,二线城市达到 1.7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财务自由是遥遥无期的海市蜃楼,换个方向追求另外三种自由,或许更能保障下半生没有后顾之忧。
1时间自由,方向比努力重要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实现财务自由,才能实现时间自由。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才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现实恰恰相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时间自由,你才有机会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个人发展的方向,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或许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职场地位的提升,收入肯定是越来越多的,然而时间却越来越少了。除了工作,还需要抽出部分时间给年长的父母,维系配偶的感情,留着陪伴孩子成长等等。如果有限的私人时间无法充分利用,你是否能有效利用起工作时间来?比如:公司是否实行弹性工作制度,让你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和自我提升?公司是否鼓励你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并愿意为你提供帮助?在公司,你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手头资源(团队、预算等),摆脱琐碎繁多却又价值不高的工作,从而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
当然,公司的资源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争取,领导需要我们自己去说服。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什么的企业和领导,愿意在我们的职业发展上助我们一臂之力。举个例子,有些企业实行“996”常态化加班制度,恨不得多侵占员工私人时间,是没兴趣给你时间自由的。这样的公司别久待。
2身份自由,化身斜杠青年有了时间,我们可以思考未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在职场上的角色,不应该只是某500强公司市场经理Amy、某互联网巨头财务经理Billy,更关键的是没有了公司的光环,我们还有什么身份?如果这类身份越多,我们越不用担心职场危机和失业。
我认识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小红,心理学硕士,除了在互联网科技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职位外,他利用自己的学术背景,码出了不少高水平的文章。如今他同时是知乎大V,《清华管理评论》、《商界评论》人力资源专栏作家,天津卫视《非你莫属》HR 专家,马东新栏目《小学问》创意合伙人。他在不同角色之间跨界,自我价值也得以延伸。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小红这样的机缘,但实现角色自由并非难事:参与一场峰会听听意见领袖的分享,上前加个微信讨教一二,角色即转变成了学生;
返回母校,分享一下自己的职场心得,角色即转变成了导师;
学习一门喜欢的艺术,时不时参加一些社团演出,角色即转变成了演员。
不一定每个角色都可以让你变现,然而你喜欢的每个角色,都延展了你生命的宽度。
西谚有云:Time you enjoy wasting was not wasted (要是享受浪费时间的话,那时间就不是浪费了)。如今的社会十分功利,经常强调“有效社交”。我们往往以为有效的社交是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不幸的是,你无法提供对等的价值,别人为什么要帮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帮助你能帮助的人,未来说不定他们也能帮你一把。
3思想自由,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想自由是最难的。
国内人气偶像组合TFBOYS成员王源,不久前在联合国发布英文演讲。我看到不少负面的评价:一个小孩凭什么上联合国?联合国是多么庄重严肃的场合,英文口语那么别捏,也就是他脑残粉丝多……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对于年近40的职场人来说,最为可怕、也最为常见——他们习惯于用过往经验和定式思维给别人贴标签。用性感博上位的女星,被扔水池估计也很爽;90后这帮脑残,一言不合就辞职;用QQ邮箱/大宝/小米,真是low爆了;不信教,就是毫无信仰;年过30不结婚,肯定心理有问题。大部分被淘汰的职场人,都有这毛病,无法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被束缚在自己的刻板印象中还洋洋自得。在互联网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很多市场规则都被打破,不向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学习,我们就一定会被他们拍死在沙滩上。强生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