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级稻垄栽稀植密度试验实证统计
超级稻垄栽稀植密度试验实证统计
百色市“稻-菜”、“稻-稻-菜”模式种植面积每年达6万hm2左右。晚稻收获后秋冬季节种植番茄或其他蔬菜作物,次年又种植水稻,采取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冬种番茄、辣椒、四季豆、黄瓜等均采用起垄栽培[1-3]。近年来,在番茄收获结束后,清除地膜和秸秆,灌水浸泡2~3 d后将畦面进行简单平整,直接在垄畦上抛栽水稻,既减少犁耙田成本,又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水稻产量比常规耙平后再抛栽种植明显增加,增产率达15%以上[4-6]。为掌握垄栽稀植适宜的抛栽密度,发挥更大的增产效果,在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第13组某农户责任田进行了超级稻垄栽稀植密度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超级稻中浙优1号;复合肥:三元复合肥(俄罗斯16-16-16型);氮肥:46%尿素(贵州兴义);钾肥:60%氯化钾(俄罗斯);磷肥:以复合肥含量计算。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田阳县田州镇第13组某农户责任田进行,设5个不同抛栽密度处理,分别为9.0万蔸/hm2(A)、12.0万蔸/hm2(B)、15.0万蔸/hm2(C)、18.0万蔸/hm2(D)、21.0万蔸/hm2(E)。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图1),小区面积14 m2。各处理除抛栽密度不同外,其余田间管理均一致。
1.3 试验方法
1.3.1 播种和育秧。于3月10日播种,采用编织布隔层旱育秧,用旱育保姆300 g拌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
1.3.2 本田处理和移栽。番茄收获结束后,将番茄茎杆砍下放置于畦沟中,除去地膜,灌水浸泡稻田2~3 d后,用锄头简单平整畦面,然后抛栽水稻,抛栽时仅抛在垄面,畦沟留作工作行。移栽时间在4月27日。
1.3.3 施肥方法。①基肥。由于前作种植番茄,将番茄秸秆全部还田,上造作物施用肥料投入数量多,故试验田不施用基肥。②分蘖肥。5月7日进行第1次追肥和撒施除草剂。施复合肥345 kg/hm2、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82.5 kg/hm2,用除草剂田毛15包/hm2拌肥料后撒施灭草。5月12日进行第2次追肥,施尿素37.5 kg/hm2、氯化钾37.5 kg/hm2。③穗粒肥。在倒3叶露尖到倒2叶萌发时追施穗肥,追施复合肥75 kg/hm2 [7]。
1.3.4 水分管理。在抛秧前用深水浸泡过垄面,加速番茄秸秆腐烂和泥土变软,在抛秧前排水成泥皮水再抛秧,有利于水稻扎根立苗和防止浮秧。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的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都以沟中有水,畦面湿润灌溉为主。
1.3.5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稻纵卷叶螟,在幼虫3龄前用18%杀虫双水剂3 75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稻飞虱,在发生初期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50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纹枯病,在水稻分蘖拔节后,纹枯病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2 250 mL/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 论文代写
1.3.6 观测项目与验收。定期、定点观测分蘖动态,立苗后每周进行1次苗情调查,每个处理选具有代表性的定点10蔸,观测记载出苗速度。生育期记载播种期、移栽期、抽穗期、成熟期等。成熟收获前,每小区取3个点,每点选10蔸统计有效穗数,再取平均值3蔸进行考种。收获时分别对各小区进行单收、单晒,过称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情生长动态调查
3月10日播种,4月27日移栽,5月下旬幼穗分化,高峰苗数出现在6月5日,6月底7月初始穗,8月12日成熟收获,全生育期155 d。对苗情生长动态进行观察,由表1可以看出,水稻成熟后,随着抛栽密度增加,有效穗数随之增加,达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2 产量结果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E的产量最高,其产量达到了9 378.57 kg/hm2,处理C、D产量次之,分别为9 000.00、9 164.29 kg/hm2,处理A产量最低,仅为8 092.86 kg/hm2,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E与处理C、D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A、B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2.3 经济性状调查
由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间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产量随之增加,达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抛栽的密度为21.0万蔸/hm2的产量最高,单产达到了9 378.57 kg/hm2;其次为抛栽密度18.0万、15.0万蔸/hm2的处理,产量分别达到了9 164.29 kg/hm2和9 000.00 kg/hm2;3个处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