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聚方》及《金匮要略》对比探究.docVIP

《类聚方》及《金匮要略》对比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类聚方》及《金匮要略》对比探究

《类聚方》及《金匮要略》对比探究摘 要:参考日本医书《类聚方》,比照宋定本《金匮要略》,从文字,句读,方名,剂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研究《金匮要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类聚方;金匮要略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1-0092-02 Comparison Study on Leiju Fang and Jinkui Yaolue YAO Jia?y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refers to Japonic medical composing Leiju Fang, and contrasts Lei with the final edition of Jingui Yaolue in Song dynasty. It is indicated that Jingui Yaolue and Leiju Fang have diffences on content, interpunction, prescription, dose, etc.The thesis provide the reference proof to the Jingui Yaolue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Leiju Fang;Jingui Yaolue 《类聚方》[1]为日本#8226;吉益东洞撰,刊于1762年,全书选录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的方剂220余方,以方剂为类目,汇集仲景相关论述,并集中原书各篇中应用每方的辩证立法列于该方之后,后附作者的考证及扼要的按语,着意凸显“方证相对”的学术主张。 《金匮要略》[2]是仲景杂病部分的节略本,由于年代久湮,几经兵燹,加之印刷术所限,传抄讹误亦在所难免,故今人已难睹《金匮要略》之原貌。今将《类聚方》与宋定本《金匮要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文字,句读,方名,剂量等方面的差异,现将其间差异一一列举,以求一探《金匮要略》之原貌。 1 文字差异 《类聚方》所载部分文字与《金匮要略》稍异。如《金匮要略》阳旦汤治疗“产后风”,《类聚方》言“产后中风”,明确了“风”乃“中风”之意。《金匮要略》大乌头煎之主症为“发则白汗出……脉沉弦”,此条之“白汗”素有争议,《类聚方》载为“自汗”。“自汗”意为自然汗出,《说文#8226;白部》云“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白有阴冷之意,故“白汗”可作“冷汗”解,与寒疝的发病症状更相符。该方的脉象《类聚方》记为“沉紧”紧脉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而弦脉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证,二者俱可主“疼痛”,故此处究竟是“弦沉”还是“弦紧”还有待商榷。《金匮要略》栀子豉汤之服法为“得吐则止”,意为服栀子豉汤后如果呕吐则病情向愈,而《类聚方》为“得吐者止后服”,意为呕吐之后方能服栀子豉汤。《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疗“后断三月?”,《类聚方》为“后断三月不血”。?为凝聚成紫黑色的瘀血,明显比“不血”更符合文意,当为传抄时讹误。 2 句读差异 《类聚方》中的句读和《金匮要略》有部分差异,有一些影响文意,分析如下。 桂枝加桂汤:《类聚方》为“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而《金匮要略》为“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类聚方言“奔豚气”,强调病机,且与篇名“奔豚气”相符,较金匮断句更为合理。栝楼桂枝汤:《类聚方》为“身体强几几然”,而《金匮要略》“几几”前有一逗号,参《伤寒论》葛根汤为“项背强几几”,当据《类聚方》。枳实薤白桂枝汤:《类聚方》为“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金匮要略》为“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孰是孰非还有待商榷。《金匮要略》“治肉极,热则身体脱津”之越婢加术汤为附方,出自《千金方》,《类聚方》收入此方,言“治肉极热,则身体脱津”。“肉极”为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8226;脾脏》曰:“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故当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桔梗汤为“时时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而《类聚方》为“时时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类聚方》似乎更强调“腥臭”之久。《金匮要略》大建中汤为“腹中寒,上冲皮起”,而《类聚方》为“腹中寒上冲,皮起”,可见《类聚方》更强调了寒之“上冲”的病势。 3 方名差异 《类聚方》中所载方剂有一部分与《金匮要略》方名有异,如桂姜枣草黄辛附汤(《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救逆汤(《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八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