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厢记》中典故应用及其独特之处
《西厢记》中典故应用及其独特之处摘 要: 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是文坛上的一颗明珠,几百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它巨大的成功跟其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而曲中典故的运用更是为其增添不少色彩。都说“诗词尚雅,曲语尚俗”,运用典故彰显文采并不是元曲的惯用手法,人们研究元曲也很少会从用典这方面着手。《西厢记》可谓是元曲中特立独行的代表,它不仅有着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也有着如同唐诗宋词般的语言,曲中多处运用典故,凸显了文采之华美,但同时,它的典故运用也有独到之处,符合元曲的特色,不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虽文采华美,但使得常人易于接受,得以传诵不绝。
关键词: 《西厢记》 典故运用 独特
《西厢记》里的主题思想“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的影响可见一斑。《西厢记》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不仅仅使得普通大众视若珍宝,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中赞道:“今无来者,后掩来哲,虽擅千古绝调。”徐复祚在《曲论》中说:“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明朝著名文学家、评论家朱权曾赞《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其“花间美人”的赞誉尤为传神,将《西厢记》中的语言美形容得恰到好处,而其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曲中多处典故的运用。
本文主要探讨《西厢记》中典故的运用及其独到之处,经常在“尚雅”的诗词中出现的用典的艺术手法在“尚俗”的戏曲中同样可以增添亮色,有着独特的魅力。
一、《西厢记》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是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方便于比况和寄意,也可以充实内容、美化词句,可使得文辞妍丽,声调和谐,所以这一手法被运用得十分广泛。
元曲作为一种较之唐诗宋词比较通俗的语言艺术,它超越了中国古代韵文文学的叙述经验,把唐诗、宋词从象牙塔里拽了出来,蹈入了天真率意和通俗化,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所以元曲很少用典,这与唐诗宋词的区别尤其突出。
但是在《西厢记》中,王实甫用典也颇多,使得句句都文采斐然,字字珠玉,“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俗话说,量体裁衣”[2]。
在此列举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故的运用。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中第一折里:“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典故出自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勤学故事,是大家广泛熟知的;[点绛唇]中“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出自晋明帝司马绍事,曾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典故出自《晋书·明帝纪》,言帝都遥远难及,喻愿望没有达到,自然地道出了张君瑞功名未遂的感叹。“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中的武陵源这一典故,表述了张生无意见到莺莺后的欣喜,将普救寺当做心中的“桃花源”。第二折中“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中的“窃玉偷香”即代表男女私通;“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画眉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张敞传》。张敞经常为妇画眉,后遂用为夫妇相爱的典故。第三折:“我虽不及司马相如,小姐你莫非是一位文君?”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文君的芳心,这个典故乃是文学史才子佳人的典型。这里张生欲借琴追求美人,也意指两人心有灵犀。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一折中“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成秦晋即结为夫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婚,“秦晋之好”广为流传。第三折《赖婚》“成也是你母亲,败也是你萧何”,莺莺埋怨母亲悔婚一事,借用“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一典故。张生的唱词“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和“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苦读典故和刘邦为韩信筑坛拜将的典故都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第二折里《闹简》:“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这段红娘的唱词中使用了三个有名的典故,首先是孟光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故事本为妻敬夫,即梁鸿接孟光案,这里反说为妻接夫案,红娘意在讥讽莺莺主动邀张生幽会。而离魂倩女和掷果潘安更是广为人知,分别代表多情的女子和美男子,这里即是指莺莺和张生。第三折《赖简》:“一任你将何郎粉来搽,她已自把张敞眉来画。”何晏擅长抹粉饰面,张敞擅为女子画眉,红娘的这一句唱词唱出了郎有情、妾无意的意思。她认为张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应为整本剧的高潮,其中也包含《拷红》和《长亭送别》很有代表性的两折,冲突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