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偷窃成瘾 手绑皮筋等两篇
偷窃成瘾 手绑皮筋等两篇《沈阳晚报》报道:一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沈阳市皇姑区某菜市场偷窃时,被便衣警察当场抓获。让人奇怪的是,老人家境富裕却因偷窃已被抓8次!据警方介绍,当时在菜市场,该老人偷窃一名正在挑选排骨的孕妇,被抓了个“现行”。后来一查案底,派出所和分局刑警、便衣支队都抓过他,还被群众抓过两次。这个老人家庭条件不错,但就是偷窃上瘾、无法白控,只要老伴、孩子一不注意,他就骑上白行车溜出去偷窃,有时连买菜老太太的10元钱都偷。
在心理学上,偷窃上瘾、无法白控的行为被称为“病理性偷窃”,也叫“偷窃癖”。据心理学家分析,患有此病的人具有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而其偷窃行为仅是为了享受偷窃过程带来的快感。这种人常常将偷窃物品丢弃或者偷偷放回原处,或是将其隐藏。
“偷窃癖”是一种强迫心理,患者偷完之后会后悔,却又重复去做。病人有难以控制的偷窃欲望和浓厚兴趣,并有偷窃行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感。心理专家提醒“偷窃癖”患者,决不能把偷东西当做治病良方。在法律上,“病理性偷窃”也不能成为免罪的理由,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心理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对“病理性偷窃”的病因,
目前尚无定论。目前认为,可能与先天因素、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合理的家教、父母个性奇特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理性偷窃不能单纯与道德沦丧和品行相联系,既不能采取过激的行政处分等办法加以解决,也不宜公开批评和处理。可适当配合抗偏执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但这必须要在心理医师和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人们从小就知道偷窃是错的,但该病患者的内在驱力却无法白控。治疗“偷窃癖”这种行为还有一招儿,就是在当事人手上绑一根橡皮筋,当他感觉难受想偷东西的时候,就弹弹橡皮筋,用疼痛的感觉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采取看一部偷盗电影或在网上“偷菜”的虚拟办法,这样可以无意识地释放这种能量,以达到让人心理平衡的状态,减少犯罪冲动。
(据《医药养生保健报》文/陈联寿)
元中生有话幻觉
成语“无中生有”出白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如果不存在任何事物、声音、气味,却无中生有地听到有声音、见到东西、闻到气味,便称为幻觉,幻觉有幻视、幻听、幻嗅、幻味等形式。
幻觉并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如正常人在入睡不久或刚醒觉时,偶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或听到有人讲话,可四处回顾却一无发现;眼睛看到子虚乌有的金蝇乱飞;鼻子闻到根本不存在的怪味……这些幻觉都是发生在患有感觉器官疾病、客观条件较差(如光线不足、距离较远)、情绪不佳等背景下,只是偶然发生,而且对行为及其他心理不发生影响,能白行纠正,所以不属于心理障碍现象。
倘若“无中生有”的幻觉频繁出现,而且持续存在,对异常感受的态度是信以为真,不经治疗无法纠正,影响其他心理活动,这就与正常心理状态时出现的幻觉不同,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
病人高热时,有时会看到妖魔鬼怪、猛兽怪物向自己扑来,或看见小猪样大的老鼠成群在地上奔跑,因此惊恐万分,甚至发生逃避、攻击行为,把亲人误认为攻击目标。这在医学上称为热性谵妄,是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情况下出现幻觉和行为障碍的一种。一旦意识恢复清晰,谵妄就会消退。
在意识清楚时出现大量幻觉,对确定是否属于心理障碍十分重要。如看到天空上有神仙飘然而降,死去的人重又复现,有时看到美丽的风景等,这些都称为幻视。在周围无人的场合,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评论他品行的好坏,有表扬的、嘲弄的、讽刺的、谩骂的、威胁的、命令的,这些是幻听,其中命令性幻听是危险行为的一种信号,需要密切注意。
幻听与心理障碍者的思维和行为有密切关系,如听人说其配偶有外遇,从而产生对配偶的怀疑;听到说饮食里有人放毒的声音,于是就不敢在家进食、饮水,甚至拒食;听到有声音讲自己有高超的才能、是某领导人的后裔,于是坚信自己是发明家、坚信自己的亲生父(母)是某领导人,对实际上的父母横加否认,如此等等。
有幻听的人可以在行为上明显表现出来,或独坐在墙边,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当听得高兴时,格格地狂笑;听到不称心的话,就对空骂上几句;当听到家人被人谋杀之类的声音,会突然痛哭流涕起来。命令性幻听一出现,无疑会出现一系列意外行为。处于幻觉影响下的病人,表现的情绪、行为虽然形形色色,但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外观上显得呆滞、迷惘、若有所思、脱离现实;另一种则是兴奋躁动,多语伤人。
其他的幻觉较少见,如幻嗅、幻味常结合在一起出现,饮水或进食时闻到一种怪味,会猜疑有人在开水或食物中放了毒物,于是拒食。有的病人感到皮肤或黏膜有虫爬、刀刺、麻木、通电等感觉,有的女病人还可产生性器官接触感,这是幻触。
当你或者你的亲朋好友无缘无故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