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二生命与生命过程学生应发展下列知识与理解生命过程与.DOC

目标二生命与生命过程学生应发展下列知识与理解生命过程与.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标二生命与生命过程学生应发展下列知识与理解生命过程与

目标二 生命与生命过程 (1)生命过程与生物的组织。 2)变异、遗传机制与进化论。 3)人口及人类对生态系的影响。 4)能量流动与生态系中物质的循环。 (1)能知道人体和开花植物主要外部器官的名称。 2)知道生物品种繁多,其中包括人类。 (1)知道动、植物需要一定的条件赖以生存。 2)能根据一些明显的特征对常见的生物作粗略的归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发现于不同的地方。 4)知道某些废弃的材料会自然腐烂,但要经历不同的时间过程。 (1)知道人类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生命过程。 2)知道人类活动有可能改变环境,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3)知道绿色植物需要光来维持生命,保持强壮。 (1)知道人体与开花植物主要器官的名称和位置。 2)能利用一些关键的、明显的特征对动、植物作大致分类。 3)懂得动、植物在某个环境中能否生存取决于对不充分资源的成功竞争。 4)理解食物链是表示生态系中喂食关系的一种方式。 (1)知道哺乳动物与开花植物主要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名称及大致功能。 2)了解有关基因遗传方式的信息。 3)了解环境污染如何影响生物的存活。 4)了解腐烂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1)能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联系。 2)了解生命体在自然环境中被选择生存的方式。 3)知道生命体的变异有遗传和环境双重原因。 4)理解在食与被食关系中生物数量的变化。 5)知道在生物圈中某些物质的平衡可以依靠它们的循环来维持。 (1)了解动物的运动、呼吸、生长、繁殖、排泄、吸收和感觉等生命过程。 2)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与繁殖等生命过程。 3)了解优育如何改进产出率并产生经济效益。 4)知道生物数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5)理解数字金字塔与生物量金字塔。 (1)能够描述动、植物与人类胚胎是如何维持内部环境的。 2)知道遗传信息是如何通过细胞分裂在细胞;司传递并代代相传的。 3)理解显性与隐性等位基因的单纯基因杂交原理。 4)懂得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巨大影响与人口量、经济因素及工业需求等原因有关。 5)了解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在腐烂过程和养料循环中的作用。 (1)能解释哺乳动物如何通过神经和激素的控制来协调身体的活动。 2)懂得遗传变异的不同原因。 3)理解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和成功繁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进化论的意义。 4)理解与生物圈中某重大变化有关的基本科学原理。 5)了解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以及能量在生态系中的转换。 (1)了解自动调节功能与代谢过程如何有助于维持生物的体内环境。 2)懂得DNA如何采用基本代码的方式复制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理解遗传工程的基本原理、优育与无性繁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4)懂得食品生产会涉及到生态系的管理,需要提高能量转换率,并且这种管理必须具有保护责任。 英国中、小学科学课大纲介绍 (2002-11-17 13:50:51) 1988年通过了《教育改革法》,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有公立学校规定了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即“全国学校课程”,从而结束了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在“全国学校课程”中,科学课的地位大为提高,与英语和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所有5~16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法定的科学教育。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也与传统的内容有所不同,除将物理、化学、生物一体化外,还加入了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以及环境科学、卫生教育和经济学的某些内容。此外,科学课的大纲比以往的科学教程更加强调对重要科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对学生科学调查能力的培养。 5~16岁的儿童分为四个教育阶段:5~7岁为第一阶段,7~11岁为第二阶段,11~14岁为第三阶段,14~16岁为第四阶段。第一、二阶段为小学,第三、四阶段为中学。 1989年公布的科学课大纲有17个目标,但1991年公布的新科学课大纲又对先前的17个目标作了调整与修改,最后定为4个目标。 10级,每一级规定了详细的内容。“全国学校课程”为每门课程的每一教育阶段划分了相应的级别范围。科学课中,第一阶段为1~3级,第二阶段为2~5级,第三阶段为3~7级,第四阶段为4~10级。在每一教育阶段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应进入相应范围,大部分应处于该范围的中间状态。 目标一 科学调查 (l)提出问题,作出预言与假设的能力。 2)观察、测量及操作变量的能力。 3)解释结果并评价科学证据的能力。 能对熟悉的材料和事物进行观察。 第二级 (1)能提出“什么样?”、“为什么?”、“假如……会发生什么?”这一类的问题,给出各种想法和预言。 2)能作一系列相关的观察。 3)能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