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成像技术的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检测
谨以此论文献给尊敬的曹立民教授以及我挚爱的家
人和朋友。
杨贤林
III
基于成像技术的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检测
IV
基于成像技术的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检测
V
基于成像技术的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检测
基于成像技术的海产鱼类中异尖线虫检测
摘 要
蛔目异尖科线虫(anisakid larvae),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动物体内的寄生
虫,人类异尖线虫病是因为食入了含活异尖科第三期幼虫的海鱼和鱿鱼而引起。
在日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太平洋地区等20 多个国家都有
异尖线虫病病例报告。近些年随着生食海产鱼片的增多,我国人民感染异尖线虫
病的可能性不断加大,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的潜在危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对于异尖线虫的检测,主要水产品加工企业采用烛光法对海产鱼片中
的寄生虫进行在线筛选检测,漏检率高,且耗费大量劳动力。准确率高、适用于
工厂在线检测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主要针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紫外荧光成
像技术在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检测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所建立的成像方法与烛光
法进行了比较和验证试验,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 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异尖线虫检测实验中,确定了波段运算与主成分
分析两种方法。根据异尖线虫与鳕鱼鱼肉的光谱差异,确定了 550nm 和 800nm
两个波段作为波段运算的特征波段。经过DN 值 (0.15,0.17 )区间阈值分割后
的550nm 图像与800nm 图像相减,得到的图像进行DN 值(-0.08,-0.06 )区间
阈值分割。7×7 中值滤波后,得到结果图像。该方法能够无干扰地显示出异尖线
虫在鳕鱼鱼片中的相对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400nm- 1000nm 范围内600 个高光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经过感兴趣区
域 ROI 处理后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能清晰地显示出异尖线虫的相对位
置。
2. 通过比较鳕鱼鱼片在不同光学条件下的图像特征,选取了紫外荧光图像
作为进一步研究异尖线虫检测的方法。利用异尖线虫在 360nm 紫外光激发下发
出可见荧光的特性,建立了紫外荧光成像法。在 ENVI4.7 软件平台下,沿用处
理高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法对鳕鱼鱼片的紫外荧光图像进行分析。将第二主成
分在DN 值[-320,-280]范围内进行阈值分割。将得到的图像与原始紫外荧光图像
的 R 分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具有鳕鱼鱼片背景,且异尖线虫位置明显的结果
图像。
3. 以紫外荧光图像为研究对象,在Matlab 软件平台下进行编程,建立自动
化的异尖线虫定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灰度作为检测指标检测鳕鱼鱼片中的异尖
线虫,该检测方法的最高检测率为 41.67% 。通过检测异尖线虫的形态学特征,
使用了结合数学形态学的灰度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最高检出率为 61.11%。将两
种检测方法进行结合,训练集样品异尖线虫检测率达到 86.11%。该方法在四个
VI
基于成像技术的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检测
不同批次进行验证实验中的总检测率为83.89%,批间差异系数为1.31%。通过U
检测,训练集检测率与总检测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
4.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摸索,优化实验参数,建立起一套紫外荧光成像检测
设备。紫外光源高度单因素实验中,5 个高度水平分别为25 cm、45 cm、65 cm、
85 cm、105 cm。检测率分别为38.05%、72.23%、71.65%、74.97%、29.52% 。
不同传送带背景单因素实验中,白色光面、绿色光面、黑色光面、黑色菱形、黑
色方格、黑色木纹对应的检测率分别为25.30%、67.40%、80.13%、89.29%、83.66%、
84.31%。普通电脑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