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与详解.docVIP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与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与详解

2012-2013高一级语文单元检测 (必修③第二单元) 姓名 班别 得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第题3分,名句默写每空1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格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畏途巉岩不可攀(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 C.凡六百一十六言(凡:共计。言:说话) D.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有关各方都在紧张地观望朝鲜局势发展,而在这个时候各方都应该非常谨慎,避免不发出错误的信号。 B.奥巴马的发言人称,美国依然致力于朝鲜半岛的稳定以及美国盟国的“自由与安全”,美国媒体认为这是对朝鲜不要进行任何挑衅行为。 C.对居民生活压力的测量调查显示,近70%的公众感受到“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的压力,但比2011年下降了10%。 D.海归曾是令许多人羡慕的身份,但随着数量的大幅增强,如今海归的就业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5.课文内容默写。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 (3)江间波浪兼天涌, 。 ,孤舟一系故园心。 (4)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一去紫台连朔漠, 。 ,环珮空归夜月魂。 (6)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8)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 6.对《蜀道难》一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B.在第一段中,诗人借助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 C.第二段在亲切地询问友人“何时还”之后,诗人又旧话重题,再议“蜀道难”。鸟是悲鸟,树是古木,月夜惨淡,空山寂寥,子规声断,情境悲怆。接着再写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再一次强调山高路险。 D.结尾段“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几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都是实指。 7.对《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首联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颔联承上展开,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颈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D.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与“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8.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起句气势飞动,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而描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B.第二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也通过“青冢”这一称呼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与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诗人通过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