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株洲市芦淞区城乡建设局铁东路一期(江渌路~迎新路)新建工程
(简本)
编制单位: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2013年月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5
1.1项目概况 5
1.2 路线方案与规划符合性 5
2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5
2.1 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5
2.2 环境质量现状 6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7
3.1 项目污染源分析 7
3.2 环境保护目标 9
3.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
3.4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5
3.5 环境管理与监测工作 16
3.6 社会效益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7
4 公众调查 18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8
6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19
1 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铁东路一期(江渌路—迎新路)新建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工程。781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1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42万元,基本预备费用363万元建设期利息189万元。
道路工程供电工程可经过在地形图纸上定线和实地踏勘,并充分征求地方政府、公路部门意见,综合考虑与株洲市的城市路网规划衔接,确定道路保持路线走向。项目无路线方案比选。项目环境现状目属于城市道路,无服务区、车站等集中式排放源,交通预测量不大,据拟建项目的工程环境影响,分析选取NO2作为主要污染物,根据同类工程类比,NO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10%。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评价范围内无收费站、服务区、养护站等,工程施工期污水排放量小,营运期工程本身不产生污水,只是道路两侧的污水管道作为片区污水的排放通道。评价范围内无收费站、服务区、养护站等,工程施工期污水排放量小,营运期工程本身不产生污水,只是道路两侧的污水管道作为片区污水的排放通道。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工程影响范围内无珍稀濒危物种,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沿线植被主要为人工林,且影响范围小于20km2、生物量减少小于50%,物种的多样性影响轻微。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00m以内区域,道路沿线的动土范围(包括工程涉及的施工便道等其它临时用地)。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要求进行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00m以内的敏感点(如居民集中点、居委会等),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村、。火车站测点2010-2012年的各指标年平均值均能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NO2和CO日均浓度均能满足达标,SO2日均值超标,;PM10超标率为%,最大超标倍,超标率为%,最大超标倍超标率为%,最大超标倍与201年相比,2012年SO2已经全部达标,PM10的最大超标倍数及年均值均有所减少。随着株洲市创环模工作的不断深入,区域的环境空气中SO2、PM10污染将得到持续改善。
(2)水环境
本次评价收集了2012年株洲市环境监测站对湘江断面(常规监测断面)全年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表明,湘江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标准2012年的枫溪港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COD、氨氮、总磷均有所超标。其原因是由于该区域目前仅有的董家塅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南方公司生产生活污水,且目前其日处理容量已饱和,其无法处理的部分污水直接进入枫溪港水体,导致枫溪港水质超标。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1)土壤
区域土壤的地带性类为红壤,丘岗山地多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平缓地多为菜土、潮土等类型。
株洲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为90.88%,比全省平均高1.16个百分点。项目区内分布有农村宅基地、水田、菜地、林地。根据现场踏勘及当地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沿线土地利用率比较高。项目区域植被成分属华东植物区系,所在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次为亚热带松林、杉木林和竹林,再者为灌草丛。本项目所在地邻近城市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开发强度高,原生林已不复存在,代之以次生林、次生灌草和人工植被。总体看,评价区范围内植被较为单一,以人工绿化林为主,灌木丛参杂相伴。
项目沿线受长期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大型野生动物已经绝迹。受到人类长期活动影响的地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基本上已经遭到破坏。野生动物多为适应耕地和居民点的种类,林栖鸟类较少见,而以盗食谷物的鼠类和鸟类居多,生活于水田区捕食昆虫、鼠类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较多,主要野生动物有蛙、田鼠、蛇等。当地常见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等。
根据项目组现场咨询、调查,本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物种。本工程施工期间,需要使用较多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