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兴产业.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快发展兴产业

温家宝:继续推进重大科技专项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2011-01-14 21:26:45   新兴产业政策两会前后密发 巨额拨款锁定行业短板   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产业政策距离正式公布越来越近,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2011年“两会”前后将成为相关政策密集公布的敏感期,市场所期待的政策利好不久将陆续落地。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的政策着力点并不完全一致,但目标基本锁定在行业由新兴产业转变为支柱产业过程中“短板”的补齐。   规划与配套政策齐给力   权威人士透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各大部委会签,有望近期正式颁布,最迟会在“两会”后公布;与之配套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制订完毕,部分项目已通过专家的论证评审;此外,有关电动车的相关标准也将陆续出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我国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内容及具体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保障措施等。   《规划》蕴含三个要点:一是总目标为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要达到世界第一;二是确定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三是为确保完成以上两个目标,中国政府将拨款1000亿元予以支持。   具体而言,2011年到2015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遵循由大城市服务领域各种车型,到新能源客车,再到微混合轿车及小型轿车的发展路径,由小范围试点到全面推广。 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由于《规划》已结束了征求意见,目前正在各大部委会签,最终《规划》内容很可能有变化。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教授则表示,《规划》原则性的内容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会签后将会公布。   除电动车专项规划,相关配套的政策和标准也将陆续出台。由科技部牵头,多部委共同制定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已制订完毕。王秉刚表示,作为《规划》的科技指南,电动车“十二五”项目中已有部分通过专家论证评审。 推广新能源汽车,必须标准先行。陈全世透露,最近,国家正在评审关于充电和换电池的通行协议,大概有三个标准:一个是换电的标准,一个是充电的标准,一个是充电基的项目。这三个标准对电动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加码”促转型升级   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药、海洋生物产业等。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发改委牵头的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刚刚经历了新一轮调整完善,预计将在今年“两会”前后出台。工信部牵头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已经形成初稿。科技部在重大专项中也对生物产业有关的项目予以重点突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的专项资金将超过4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为100亿元,其余来自地方各级政府配套以及企业自筹资金。“十一五”期间投入相同领域的专项资金额度共计1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仅为66亿元。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并未特别强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而将重点放在了“转型”和“升级”上。另据消息人士透露,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   日前,科技部还公布了2010年第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入选项目,其中与生物产业密切相关专项包括“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新药创制“十二五”规划提到,将不断强化对具有重大创新和应用价值的品种的支持,大品种研究要突出再创新,并进一步研究中医药与生物医药的关系。 除了新药创制,生物制品、现代中药领域也拥有比较广阔的增长空间,其中生物制品具体包括诊断试剂、基因检测、疫苗等,这在各项规划中都有所体现。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领域的门槛较高而成长空间巨大,有望成为生物产业“黑马”公司的诞生地。   鼓励与规范并举   新材料将要迎来的产业政策包括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新材料的部分以及针对部分重点子行业单独出台的产业政策等。   专家认为,有些新材料品种可能将单独出台规划,如碳纤维行业,有的可能分散在其他行业的规划中,如核电相关的规划将支持与其相关的金属新材料如锆等。新材料行业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已经比较大,“十二五”期间政策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还将着力于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不能一味追捧新材料概念,关键在于把握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或者由幼小发展壮大概率较大的品种。   目前所说的新材料概念比较模糊,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