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引槽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报告
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夫妇同时外出务工者普遍较多,而他们的孩子(留守儿童)却留在加重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亲友邻居代为照管(即监护人),孩子由祖辈监管,这种隔代教育不但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而且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不少老人对留守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带给留守儿童的是恐惧、孤僻、空虚,对人事怀有敌意,学习上放任自流,生活上忧虑麻木,有的逃学结伴出走,甚至违法偷窃行凶。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非留守儿童的成长进步,因此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木引槽学校位于。我校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牵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
二工作措施全面排查掌握。建立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组织学生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我校根据实际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思维。
2、定期谈一次心。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沟通,把自己的心里话和老师做一次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释放压力。
三、取得的经验:
1.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为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优先提供生活补助等,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四、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关爱,性情孤僻、任性。留守孩子因为亲情缺失,感情交流欠缺,有的表现为内心封闭、性情忧郁、行为孤僻;有的表现为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任性霸道。
2、纪律观念差,违法违纪现象严重。留守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教育和引导,造成了他们性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容易受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有的外出与同学游玩忘记回家,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经常不回家、打架斗殴等等。
3、厌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留守孩子由于缺乏监护或监护不力,大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逃学、辍学情况时有发生。学校和家庭难以形成合力,学校管理和教育难度较大,留守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4、无人监护或监管不力,生活不规律,安全无保障。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与管理,充当临时监护人的祖辈或其他亲朋,或是时间、精力不够,或是教育观念或方法滞后,对留守孩子或者娇生惯养,或者放任自流,造成多数留守孩子生活习惯差,有的不讲卫生,有的长期不吃早饭,影响身心发育。有些稍大些的留守孩子独自在家,不仅要自我安排生活、学习,还要看家护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5、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扭曲。打工或经商的父母因商机或良好政策发了财,心目中滋长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的教育顺其自然,不闻不问,只要能打工挣钱就行。还有一些打工父母的不良“职业”对孩子的发展负面影响很大。在寒暑假期间,他们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城里去,使孩子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行为的影响,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遭受扭曲。
五、解决留守儿童的对策与建议
关爱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健全完善政府、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关爱服务体系,坚持“以村为主、以学校为主、以家庭为主”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完善社会救助机制。镇政府应设立留守儿童救助基金,重点救助双残、家庭十分困难的儿童。民政部门要将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符合增发条件和要求的要增发特殊困难生活补助金,做到“保尽保、应救尽救”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切实解决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孤儿和监护失管儿童的基本生活。
(二)定期开展集中排查。各村(校)要每年要安排部署,由政府牵头,组织驻村干部和辖区学校教师对本辖区范围幼儿园、中小学辍学、家庭生活困难、监护人缺失、事实上无人抚养、残障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进行一次集中、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排查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集中排查后,建立农村流浪留守儿童信息库,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人数、姓名、监护人情况、父母动态、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信息,全面建立流浪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县妇联、县关工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