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六上第七单元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苏教版六上第七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22.古诗两首 jiàn shǎnɡ pái huái zhū xī [ 鉴赏 ] [ 徘徊] [ 朱熹 ] jiàn [ 鉴 ]定 [ 健 ]康 宝[ 剑 ] 逐[ 渐 ] 推[ 荐 ] 实[ 践 ] 1.解释词语的意思。 渠: 指方塘 。 为: 因为 。 绝: 极,最 ; 绝知: 深入、透彻地理解 。 躬: 亲自 。 2.《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后两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观书有感》后两句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题目中“感”,它给你的启示是 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3.《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诗的前两句是: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4.《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 的作品。这首诗以 的手法,借 来比喻 。这首诗告诉我们, 。诗的前两句是: 。 问:《观书有感》这首诗明明是写半亩方塘,可为什么要用“观书有感”作题目? 答: 。 5.来自古诗的成语,请写出相关的诗句: 粉身碎骨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山重水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万紫千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色满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拘一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古代诗人常借诗喻理,请写出两句蕴含深刻道理的诗句,并简要阐述其意义。 ①诗人 叶绍翁《 游园不值 》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它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②诗人苏轼《 题西林壁》中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告诉我们:要想看透事物的本质,必须拓宽眼界,超越狭小范围。 7.选择正确的说法。 ①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春风的一句是( C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②下列诗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C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哪句写的内容是作者的想象?(D)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有的同学作文时言之无物,苦于无内容可写,老师启发他们:“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增加积累,朱熹所说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便是这个道理。但书本知识终归有限,还要多参加活动亲自实践才能获得鲜活的素材,正如陆游所说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9.下列诗中各用的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中。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对偶、比喻、夸张 )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对比 ) 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夸张 ) 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比喻 ) ⑤此曲只应天上有,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