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能源及电力资源状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能源与电力资源状况陕西能源分布及总量状况1.煤炭 全省含煤面积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7.7%,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铜川、咸阳、渭南、宝鸡等6市。全省预测煤炭资源量3800亿吨,居全国第四位;累计探明储量170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品种全、易开采,现已探明储量1470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0%以上,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1%左右,且大多属“三低一高”即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2.石油 天然气 全省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两市,区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属于特低渗透油田。石油预测资源总量约40亿吨,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9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25亿吨,居全国第六位。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1.7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2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甲烷含量95%-98%,热值8500-8800大卡/立方米。3.风能 太阳能 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风能资源1级区。陕北定边西部到靖边东部沿长城一带风力资源丰富,盛行风向稳定,有利于风电场风机的排布,适宜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全省太阳总辐射量为4100~5600兆焦/平方米·年,太阳能资源总储量约为2.71×106亿千瓦时·年,属太阳能资源高值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大于5040兆焦/平方米的面积为4.33万平方公里,总储能为6.3×105亿千瓦时·年,主要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和渭北东部地区,适宜建设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其中,陕北长城沿线所占面积为4.19万平方公里,对应总储能6.1×105亿千瓦时·年;渭北东部地区所占面积1362平方公里,对应总储能0.2×105亿千瓦时·年。4.生物质能 全省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资源总量约折合3829万吨标煤,常年可利用总量约折合2071万吨标煤。其中,秸秆、林业废弃物占可利用总量的57.3%,约折合1187万吨标煤;畜禽粪便和城镇垃圾占35.2%,约折合729万吨标煤;薯类、果渣和木本油料占7.5%,约折合155万吨标煤。从地域分布来看,农作物秸秆、城市垃圾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林业废弃物、木本油料能源林主要分布在陕南地区;果木枝条、薯类作物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5 . 水能资源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理论蕴藏量约1365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三位。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650万千瓦以上,技术可开发量820万千瓦以上,其中汉江水系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03万千瓦(干流为210万千瓦),黄河北干流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440万千瓦(与山西省各50%)。 二 . 大唐灞桥热电厂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灞河与浐河之间,始建于1951年。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地区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先后经过五期扩建,在役机组5机7炉,总装机容量24.9万千瓦,为目前陕西省最大的热力生产基地和西安市东部地区重要的电源支撑点。现有在职职工1463人。灞桥热电厂始建于1951年,是国家“一五时期”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第一代灞桥热电人为了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风餐露宿,人拉肩扛, 2台6000千瓦苏制凝汽式机组于1953年11月竣工投产,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座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其1号机组为全国第一台中温中压火电机组,为当时西安工业经济的起步创造了基础条件,该厂因此被誉为陕西电力的基石。1957年,该厂二期工程1台1.2万千瓦供热机组投产发电,配套建设了供热管道,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片热力网。紧接着,1958—1960年,三期工程2台1.2万千瓦供热机组建成投产,该厂成为陕西电网最大的调峰厂。经过二、三期扩建,该厂供热管道连片成网,开始向东郊大型密集军工企业供应生产用汽,提供采暖供热,有力支持了国防军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依托该厂的工业热源,西安东郊以棉纺织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纺织行业形成规模,行业职工过万人,托起了纺织城的响亮称号,迅速使纺织城成为全国知名的纺织基地之一。 1987年,为支持老区经济建设,该厂7号发电机组被拆除安装至延安发电厂服役。1988年,为了提高企业冬季供热能力,该厂四期工程1台2.5万千瓦背压式抽汽机组投产发电,该厂从中温中压火力发电企业成为高温高压火力发电企业。改革开放后,西安城市经济飞速发展,集中供热需求日渐扩大。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灞桥热电厂的供热能力与供热市场需求出现了更大的缺口,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企业再发展提上议事日程。1996年5月,作为陕西省“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该厂总投资约14亿元的五期工程2台10万千瓦供热机组开工建设。 20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