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曹刿论战复习知识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曹刿论战复习知识要点

《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 出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而又详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间的许多史料(即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实词积累 (1)师:军队。(2)伐:攻打。(3)请:请求。(4)见:拜见。(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6)谋:谋划(7)间:参与。(8)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9)安:有“养”的意思。(10)弗:不。(11)专:个人专有。(12)对:回答。(13)惠:恩惠。(14)彳扁:同“遍”,遍及,普遍。(15)从:听从。(16)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17)帛:丝织品。(18)加:虚报。这里是说以少报多。(19)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20)信:信用。(21)孚:为人所信服。(22)福:赐福,保佑。(23)狱:案件。(24)虽:即使。(25)察:明察。(26)情:实情判断。(27)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28)属:类。(29)从:跟从。(30)鼓:动词,击鼓。(31)败绩:大败。(32)驰:驱车(追赶)。(33)辙:车轮轧出的痕迹。(34)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35)逐:追赶、追击。(36)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37)故:原因,缘故(38)作:振作。(39)衰:减弱。(40)竭:消失。(41)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42)测:推测,估计。(43)伏:埋伏。(44)靡:倒下。 下边每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作出牺牲: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2)小大之狱:案件。 越狱逃跑:监禁犯罪的地方。 (3)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以情动人:感情。 (4)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于人民:忠诚。 相关对联 庄公鄙陋急躁迎战 曹刿远谋从容反击一鼓作气 大功告成、相关成语 一鼓作气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政治上取信于民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爱国热情;深谋远虑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1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语言描写? 2议论】 1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 七、用原文 1、最能体现曹刿参与精神的词:请见。 2、表现民不愿与官交往的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表现庄公政治上鄙的语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5、表明庄公始有所悟的句子(表明取信于民的语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写出曹刿跟鲁庄公对话中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先决条件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争的结局(表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本文承上启下的过度句:既克,公问其故。、齐人三鼓后进军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齐人三鼓后进军的原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1、鲁国追击的时机是:辙乱旗靡。12、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3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4、第三段出现的成语:一鼓作气。15、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6、“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7、“三而竭。”照应上文的哪一句?齐人三鼓。、鲁国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问答题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鲁国战前的准备。2、第一段可分为两层,请划分出来,并写出层意。 划到“乃入见”。一层:曹刿跟乡人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二层: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3、“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哪些内容?“我“指的是什么?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我”是指鲁国。4、齐师攻打,而鲁庄公仓促迎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鲁庄公对战争的浅薄的认识,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