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水稻高产、优质等重的要性状的分子机制和设计育种研究-2011CB100200-G
项目名称: 水稻高产、优质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和设计育种研究 薛勇彪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11.1至2015.8 中国科学院
通过项目的实施,保持和提升我国在水稻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加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建立我国水稻分子改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指导水稻品种的分子改良。
克隆50个左右的水稻重要功能基因,阐明3-5个重要农艺性状控制的分子机理,获得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专利2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00篇左右建立高效水稻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体系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遗传改良品系。
三、研究方案
1)学术思路:
针对我国水稻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产、优质和抗逆等问题,本项目以重要农艺性状为对象,综合应用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研究水稻株型、育性、种子形成,淀粉代谢调控和光温胁迫应答的分子机理,克隆鉴定相关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功能,为解决我国水稻优良品种培育中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提供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项目将根据研究任务和目标,充分利用已有的水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资源和信息平台,主要以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水稻株型、育性、种子形成,淀粉代谢和环境胁迫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控制机理的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路线有四个:第一,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及其作用网络的研究;第二,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第三,杂交育种技术的改良和完善;第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改良。通过发挥我们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以及研究队伍的技术特点,阐明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控制的机理,为分子改良和设计重要农艺性状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推动我国育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并对解决重要的植物科学中复杂性状调控的问题做出贡献。
根据研究内容本项目由6个课题组成,每个课题组设1-2名课题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课题的管理和各个课题间以及参加课题的有关单位间的协调。
四、年度计划
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第
一
年 渐渗系和单片段代换系筛选完成中国栽培稻品种基因组的深度测序、全部有效SNP的鉴定及其基因型分析,并建立中国水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序列和SNP信息的公共数据库400个第
二
年 第
三
年 第
四
年 第
五
年 渐渗系和单片段代换系,水稻抗寒性明显改善的新品系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将在一973项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水稻基因组研究的新进展,进一步凝练科学目标,以我国水稻生产中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主要手段,重点开展水稻高产、优质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和设计育种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株型发育的分子机制和设计、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和设计、雄性和雌性不育分子机理与杂种优势利用、耐寒等重要抗逆性的分子机制研究、重要农艺性状优良基因的深度挖掘、以及分子设计和多基因组装育种。具体内容包括:
1株型发育的分子机制和设计: 系统研究并初步阐明水稻株型发育的分子机理,在已获得和新的控制分蘖数量、分蘖角度、叶片性状、穗粒大小等株型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基础上,开展它们在水稻高产相关株型分子设计和组装育种研究。
2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和设计:借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分析不同水稻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在基因组、转录组以及修饰组水平的遗传表达差异,揭示其功能,初步阐明淀粉合成和降解以及蔗糖运输的分子机理,利用已有和新的淀粉品质相关重要功能基因开展稻米品质的分子标记辅助和设计育种。
3雄性和雌性不育分子机理与杂种优势利用:克隆水稻雄性和雌性不育基因的基础上,阐明其分子作用机理。通过将不育基因与诱导表达启动子结合,研究不育基因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新途径与技术体系,培育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以及杂交稻新组合等。
4耐寒等重要抗逆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以耐低温、抗寒水稻为材料,利用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低温信号诱导表达的基因,探索它们与水稻耐寒适应性形成间的关系,通过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技术等培育水稻抗寒性新品系。
5重要农艺性状优良基因的深度挖掘: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进行高通量、大规模测序的分析,完成水稻重要主干亲本的重测序,系统分析优良栽培稻种及重要野生稻种中存在的优良等位基因变异,获得有应用价值的优良基因,并用于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设计和多基因组装育种。
6分子设计和多基因组装育种: 利用现代作物育种新技术手段,构建用于水稻分子设计和多基因组装育种研究的材料平台和技术体系,并应用于水稻品种改良,育成有显示度的水稻新品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杭电统计学chapter 的相关与回归分析--zhouhui.ppt
- 果类种植园中喷灌智的能控制系统方案设计.pdf
- 果树资源与利用-绪碌嫩.ppt
- 柏拉图之前的古希腊的哲学.ppt
-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20的10年人力成本分析报告.ppt
- 某某跨长江大桥水土的保持方案.doc
- 某电厂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总结报告.doc
- 某采石场水土保持方的案报告书.doc
- 林木育种整理材料1的.doc
- 标准医学名词表的.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