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ppt

重点记忆--时间5分钟 1.自然灾害的定义、形成条件、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2.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哪些? 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与灾害强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1.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1.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1)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 (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 【方法技巧】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形成机制归纳总结: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致灾因子强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防抗灾能力。 这三个因素在区域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了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致灾因子强度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灾害的危害程度最高,影响程度最大。反之,灾害的危害程度最低,影响程度最小。     现实中,往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防抗灾能力也强。在自然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试对比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灾情严重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严重。 提示:自然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预习自测 1.B 2. C 3. D 4. C 5. C 当堂检测 6.D 7. B 8.A 9.A 10.C *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2.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其地域差异。 2.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3.影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思考回答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返回 致灾因子 受灾体 孕灾环境 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2. 如何判断灾情的大小? 灾 情 灾情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强度、发生频率和受灾体的特性(人口、经济密度、易损性等) 返回 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密度 经济损失 灾后恢复能力 灾害影响程度 绝对数量 相对数量 高 低 大 大 小 强 小 小 小 大 弱 大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947年~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74.5万 17.3万 15.1万 0.72万 死亡人数 热带风暴 水灾 地震 火山爆发 自然灾害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 火山爆发、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 共同提高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3.表中四种灾害中,火山爆发造成伤亡人数最少、热带风暴造成伤亡人数最多,其原因是什么? 74.5万 17.3万 15.1万 0.72万 死亡人数 热带风暴 水灾 地震 火山爆发 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强度不同、受灾体的特性(人口及经济密度、易损性等) 火山爆发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稀疏、经济密度低的山地地区,且火山爆发发生频率低。 热带风暴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密度高的中、低纬沿海地区,且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